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教的道德观心得八

佛教的道德观又是什么呢?以导师的智慧,站在佛教的角度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德呢?佛教网-我佛道学佛网

果不其然,的确,是最好的感觉,言简而意赅,导师说,佛教中对道德定义为"善"。佛教经典浩瀚,法门众多,但基本思想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根本所生之处即是善良,而善良又是什么呢?从其性质而言:《大毗婆沙论》说,性安隐故名善。《俱舍论》也说:安隐业说名为善。指的是善心带来善行,即使还未付诸行动,就是善的心里也能给人带来安定与,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心安详的快乐,回想自己曾经所做的微小善行,确实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的痛苦 ,而是悠悠的安然感,而往往深受其害的是忘失正念之时,内心贪等烦恼带来的伤痛,才让我一度无法原谅自己,又哪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愿我学习之后,要能够生起并深深扎下由善方得快乐之坚定见解,在善恶业之间认真取捨,止恶向善。

善,从作用而言,《成唯识论》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指的是所做的所说的所起的每一个念头,不仅对现实有益,更能对未来有益,这才是真正的善。原来满足一时的欲望只顾眼前的快乐,那不是佛教定义的善,更不是此善带来的快乐,很快或将来等他的将是无限的恐惧和痛苦,根本没有真正快乐可言,这根本不符合善的定义,符合此善,则现前安,未来安,一切处安。重视了眼前的利益,得到一丁点快乐,感召来的是未来无限的痛苦,而佛会告诉我们,这种带着无限过患的快乐,是不值得追求的。

学习了本课,心中对善的概念,了然于胸,非常欢喜!对佛陀心悦诚服。如果世人与我,了知善的定义与真正内含,就知道应该如何去正确寻找快乐,不再是目光短浅,损人利已,为了得到快乐却又让自己走上了一条痛苦而黑暗的道路了,并且由此一善字,又深深蕴含了因果之业,现世所做的一点一滴,将是会感召来世的苦乐之因,所谓困缘果报,丝毫不爽!由此善的基础人天因,更求解脱因,菩萨因,乃至成佛之因,佛法含摄之善,不仅可以做为人生道德之准绳,更为成佛做祖之舟航。佛陀三界之导师,人天之慈父,慈悲至深,圆满至极!感恩之余,在这条宽广明亮的路上,回头看看自己,离佛甚远,似乎还没在起点上,未曾起步,

佛陀所设立的这条路上,第一步就是,一定要善良,所谓人天乘五戒十善,也就是要想生人天,一定要从行五戒与十善开始,这是人天正因,除了这个,没有别的路可走,若想寻求解脱,则必需贱行别解脱戒,修定发慧,方可成就罗汉果位,而从,菩萨道来说,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就可以成就佛菩萨的悲智具足。掂量掂量自己,在哪个起点呢?真的善良吗?回答是,不善良!当然,从外人看来,没有去做粗重的杀盗淫妄的事,但反思之后,即使五戒也行持的不够严谨,我真的很感恩,这辈子能遇到佛法,否则真不知道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没有善知识智慧明灯的引导之下,怎会保证自己不会走向歧途黑暗呢?愚痴,真是可怕至极呀!如今遇到了佛法却没有身体力行,有时不如世间平凡之人,他们无有闻思佛法并在毫无做作的状况之下,仍显露了自己的善良之心行,在困难面前,甚至威胁生命之前,扔选择了善良,发自内心佩服他们!问问自己敢吗?惭愧之余,真心祈愿,深陷在黑暗中,或已经闪耀光芒的人,都能为佛摄受,走上解脱之路。

在道德与利益中 佛教将道德与利益相结合,提倡福慧双修,认为在修习戒定慧之时不偏废集资培福。=者缺一不可,并且为了普利人天,渐次而上,含摄现前利益与究竟利益,并非一般人眼中所认为的佛教玄妙高不可攀。

谈道德与利益的因果关系,佛教提出利人即是利己,而且现实中自她,都喜欢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之人,行善之人,自己快乐,也给他了以及社会带来幸福与和谐,佛教站在究竟的佛性的角度而言,行持一份善法,开发一份本体,反之造一恶业,则离佛性更远一步,这是更深更了义的因果自然规律,因为佛性本质是纯善的,人人本具的,在显发中不只是善,更是超越善恶二元对立的、这也是佛教特有的终极圆满之善。

本课中导师的引导之下,佛陀也告诉我,哪天我建立坚定行善的信念,并深深认可,可以在乐善好施中寻找到快乐的自我时,当然很好,但又别忘继续前进的道路,不要被这个相对的善所束缚,莫在这个善当中夹杂着另一层次的烦恼,别忘了,这是相对的善,也只是相对的快乐,他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永恒的,从解脱的角度而言它仍是虚幻的,也是暂时的,并非一劳永逸,若由此忘乎所以,停滞不前,那又将后患无穷,要告诉自己,不要沉缅于相对的善,要以菩提心摄持善法,回小向大,以禅定力体证空性慧去除染著,如《处世梵》中:处世间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立远大目标,追求绝对的善,那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而返本还源,去妄显真。

高高山站,低低海底行。

虽然自己根性恶劣,这条路也很远,但却有幸遇到了导师,遇到了佛法,有句话说,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也要在园中种满美丽的莲花, 愿自己,在出家修行的路上,努力对治恶业,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不忘升华内在的智慧,在平凡中种下不平凡的菩提种子。相信,有朝一日,菩提花儿开满园,万紫千红香四溢!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佛教文化网 » 佛教的道德观心得八
分享到: 生成海报

学佛文章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