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八步骤三种禅修是在第二课《如何修学》中,对于纯学习方法的这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步, 感觉很抽象而兴趣寥寥。后来小组共修前, 辅助员师兄都要求我们把态度和八步骤都朗读一遍,也大多过嘴没过心。 直到这次,导师花了两节课篇幅介绍八步骤三种禅修,才字字句句往心里看了, 同时赞叹导师的智慧:在十课后我们对佛法的学习有了一定认识和感受后,重新回到对学习方法的讨论上。
主题是佛法的学习方法, 开篇却谈学习态度,着实抓住了根本。真诚,认真,老实,这简单朴素的六个字, 每次读到都觉得惭愧,如导师所说不认真, 不真诚, 不老实是当今时代的通病。因为惰性而浅尝辄止,因为触手可及的学佛资源而四处攀援,因为对自己认识不清而对目标认识不清。这些态度上的硬伤都影响着我们在探究学习方法上的动力, 最后没有办法落实学习效果。 如何才能具备这样的态度,导师提出要离三种过, 具六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开口向上,干净且没有裂缝的杯子去接佛陀和僧人恩施的法雨。把自己观想成贪嗔痴的重病患者,饮下这法药。六种想中,病者想尤为重要。我们所有的痛苦,皆为无明和贪嗔痴所致,是人生及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自身病灶不除,一切外部的努力和环境制度的改造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观想过度,全盘否定自己甚至自暴自弃。 尽自己努力做到当下能做到的, 接受自己当下的局限并不断精进。
其实在讲态度之前, 是应该先谈明确目标的, 即:我为什么要学佛?并且明确这个目标不是别人强加的,是自己想要的。为了实现这个于己于人都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目标, 我自然会用最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采取最适用的方法少走弯路,直捣黄龙。 学习的客体不同, 方法自然不一样。此时便要警惕自己的傲慢之心, 觉得为什么要遵照你说的方法学呢? 我自己会认字,会思考。不是还经常说要研究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吗?举例来说,我们需要把一块砖从A点搬到B点, 旁边放了一份前人留下的搬运方法和最优路线图。 你说,我不看, 我就自己研究,把各种搬运方法和路线试一遍。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这是不考虑时间成本的你的自由选择。但如果全人类都这样,那我们在每个领域向广度深度的推进速度将无比缓慢,因为我们完全至前人的成果于不顾,一切从0开始。那什么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我觉得是站上前人的肩膀,在此基础上看是不是有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的可能。 这也是我常常跟女儿说的,老师在这个领域的钻研和学习比你广泛和深入,我们先按照老师的方法来达到阶段性学习目标, 在这之中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做法。 学佛也是如此,导师良苦用心,在四十年弘法中研究出这套八步骤三种禅修,为了自己能达成学佛的目标,我们应该用自己当下能做到的最真诚最认真最老实的态度去钻研这套方法,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中。
八步骤中的每一步对照当下自己的落实情况,做以下概述。第一二三步, 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基本问题不大, 但很少划分段落,去思考段落的大意。对于理大纲脉络,也只是把文章按照结构用思维导图梳理一遍,很少去深入思考每个章节段落的联系。第四步:对于形成当下的正见,即每节课的修学检验没有很重视,因不甘心安住在当下“浅显”的修学检验要达到的正见中,往往会因过度思维而产生掉举,频添烦恼。 第五步:因为无法安住于当下的目标正见中,所以在用正见这把尺子重新量自己,审视自己时,会因为自己无法做到自己思维的“正见”(而不是本课导向的正见) 而心生矛盾, 忽略了对正见的认知是有次第达到的, 运用也是分次第应用的。自己又掉入了“欲速则不达” 的老坑。 再次告诫自己“ 饭要一口一口吃, 路要一步一步走” 并且放下对自己的苛刻,要学会随喜赞叹自己的每一点小的进步,这样才能在心态和生命品质上螺旋式向上提升完成第六七八步。
关于“禅修”二字,以前对我来说一直是很神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到禅修是把佛法正见转化成自己的正见, 以改善自己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方法。 即运用八步骤自修,共修是禅修,带着正见吃饭走路睡觉工作生活24小时都是禅修。而我们平时觉得神秘的打坐禅修不过是禅修的一种形式,目的也是培养正知正念,以便带到坐下修的生活工作中。 在三种禅修( 观念, 心态, 生命品质)中,贯穿始终的是观察修和安住修。导师从凡夫心的习得也是这两种修行方法而习得为起点,利用我们熟悉的心理运行轨迹,但把不良的文化教育替换成觉醒的智慧文化教育,从而能让我们习得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心态,替换掉自己错误的认知, 观念和心态并且安住与这样的认知, 观念和心态中。 一旦安住不在, 心便又生烦恼,就再回到观察修,直到新的安住。 运用这样的理性思维,我们可以寻到通往真理之路,靠近真理。 但真正通达真理是要进入空性禅修,不再依靠理性思维的修行方法。 以前因为自己的知见没有得到佛法的印证,而不坚定,随风摇摆,无法安住而痛苦。如今,我体证到了安住在正知正念中所获得的宁静和力量,心绪不再有很大的起伏波动,体证到了宁静是比快乐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前路漫漫,但此刻我的信心是又多增了一分的,具足了明确的目标,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即便我不一定能到最终的目标,但我确认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的生命品质一定比我来到这个世界时会提升很多。 感恩佛法, 感恩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