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人生;正信迷信和邪信;信仰与理性、科学;宗教与社会进步以及信仰中的各种现象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建立信仰的必要性,正信及理性思维在宗教信仰中的重要性, 宗教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带着这样的正确观念如何看待目前宗教信仰中存在的各种现象。
一. 信仰与人生
当在课本里读到世界是唯物的, 宗教是迷信的。作为一个好学生,我与宗教还未谋面就彻底撇清了关系。当有人问我你信什么时,我回答“ 我信自己,每个人的吃穿住用,言行举止都是他自己的信仰。”现在想来,真是汗颜。在这样的“信仰”下,自我的泡泡越吹越大。曾经坚贞的友情破裂过,山盟海誓的爱情最后化为形同陌路,职位的晋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快乐仅在获得时的一刹那。曾经我试图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麻痹自己不去窥探心里的空洞,却发现一切向外求的路没有一条能通向我的心, 填补那个洞。如今因缘具足,佛法信仰的灯在心中慢慢点燃,我一点点松开那些曾经紧握的又不曾给自己带来究竟快乐的东西。我相信这点光会越来越明亮,寻着这光亮我也一定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持久平静无所依附的快乐。
二. 正信迷信和邪信;信仰与理性,科学
每次看到关于*教事件的报道,我总奇怪怎么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了呢? 甚至不乏社会名流,知识分子。现在想来是对信仰的渴求,以及自身不正的发心不纯的动机,急功近利的欲望被*教利用才会迷信。十二因缘始于 无明,因无明导致迷信,除了觉悟的圣者,凡夫皆迷,只是迷信的东西不同。迷财,迷色,迷功名利禄,迷球迷各种外物,因为觉察力不够,并不自知,有些甚至被社会价值观推崇加载到个人梦想之中,让人执迷于其中无暇思考诸如信仰之类的人生大事。究竟怎样才是对我们执迷之对象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我想在今后的课程中, 导师会一一讲解。我只需清空自己的杯子,以信为入,运用理性思维深入理解认识形成观念,带着这样的观念去行持实践,看看自己是获益了还是受损了。 每获益一分,信仰就增强一分, 如此循环往复,正信的基石将坚不可摧,迷信邪信毫无容身之地,烦恼痛苦自然也会越来越少,一步一步走向解脱。
以前我一直有个疑惑,如果宗教是人类对世界无知的产物, 那为什么到了近现代科学昌明,宗教却没有消亡呢?甚至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全世界有很多国家甚至全民信教。学习了信仰与科学这一段,我认识到两者的作用不同, 无法互相取代。科学向外探索物质世界,宗教向内探索心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都是通达真理的道路,只是科学建立在了唯物的基本假设之上,而佛学不带任何预设如实如见,包容性,究竟性更强,不走弯路。 科学的结果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 不解决好心的问题,科学的结果就是人类灾难的开始。 弟子规上说 “ 有余力, 则学文”, 道德建立的基石是宗教,由此宗教和科学的关系就一目了然。
三. 宗教与社会进步
关于社会发展我们的口号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可见衡量进步的标准是物质与精神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核心的宗教信仰,并不被汉文化主流社会价值观所倡导,以至于大多数人对宗教信仰都有诸多误解, 或停留在烧香拜佛求平安求发财的迷信之中,或视作人生受挫寻求慰藉的渠道,或成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的团体。 信仰缺失导致功利主义盛行,拜金成风,道德无建立的基石。社会达尔文主义大行其道,在人类社会奉行自然界弱肉强食, 适者生存的标准。把落后就要挨打的强盗理论视为真理,你早上起来看到门口堆了一堆垃圾上面署名是你对门富人邻居放的,上面写了“你穷,我就要把我家垃圾堆到你家门口。 ” 你还完全赞同“ 是是是, 落后就要挨打,我该的。” 或是关起门来,书也不看了, 画也不画了,闷头拼命赚钱,还充实武器库,想着有朝一日,出了这口恶气, 甚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楼下的穷邻居。 在信仰缺失的丛林社会,国与国,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无休无止,社会谈何进步。
综上, 进行信仰建设于个人, 于家庭, 于社会,于全人类都是必不可少,且在当今的时代里紧迫感更强,这是人类免于自我毁灭的最终法宝。所以愿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