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我思维良久。我发现,在以前的话,我学佛这些年,就单从思想层面上讲,三宝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强;但是,在以前实际现实生活中,财宝对我的吸附力量却更大。而且,往往不知不觉之中,思想就陷入了世俗生活的琐碎之中,陷入了贪求赚钱的欲望之中。因此,总感觉与三宝的品质不能相应。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在学习本单元的时候,导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而且对照自己,我找出了我以前在皈依三宝上存在的问题。
导师说:“皈依是对三宝完全的依赖、信服、追随。”我认为,“依赖、信服、追随”这三个词非常重要,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首先是依赖。所谓依赖,我理解,那就是说,三宝是我们人生的依靠,而且是唯一的依靠。我就想,以前,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完全依赖三宝,或者没有从根本上依赖三宝。因为很多时候,我还是在依赖着世俗的生活,依赖着我所执着和执取的世俗的东西。和三宝总是若即若离。
第二是信服。我理解,所谓信服,就是从心底里,从认知上,必须是深信三宝,对三宝无条件的信,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凡夫的“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这个“疑”,就是学佛的最大障碍。我反思自己,以前虽然学佛,但是有很多“疑”,因此,造成了心行始终不能与三宝相应。比如,我就很怀疑三世说,非常怀疑轮回,读地藏经的时候,总是对那些地狱呀、铁围山呀、鬼王呀,佛陀放大光明呀,发种种微妙音呀,如此等等完全持怀疑态度。这就是不能完全对三宝信服。佛法惟有信才能入。因为没有完全的信服,也造成了对皈依三宝的障碍。
第三是追随,那就是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三宝是我们究竟的依怙,不仅要深信三宝,而且必须要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心念和行动上,那就是要追随三宝。所谓追随,那就是要学佛所言,行佛所行,证佛所证,以贤圣僧的品德为榜样,学习贤圣僧的品德,从而成就自性三宝。这才是追随。反思我以前,完全没有追随的意识,最多最多,只能叫做模仿三宝的某些品质。而且这种模仿都不是很经常的。
我又深刻反思,这一年来,又特别是这几个月学习了教界篇、佛传篇、皈依篇这些单元后,对我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提升。就对三宝的依赖来说,我深深的生起了对三宝的依赖之心,而且是全心全意依赖三宝。就信服来说,现在我对三宝生起了无条件信服之心。比如现在读地藏经,读其他所有佛经,我完全的信,因为我完全的信,这些经典能很快入心。就现在对三宝的追随来说,我平常努力修学,努力修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对人处事中,即使是在投资当中,我也践行佛法正见,努力以佛法正见来指导我的一切。
而且每天每时,都会忆念三宝。每天三次固定时间的皈依唱诵,在每一次的定课唱诵中,我会轮番观想,让自己完全融入三宝之中。
比如,第一遍,唱诵南无布达耶,我会观想佛的功德,仿佛我自己俯伏在我佛的莲花座下,仰望着他,就像孩子仰望着自己的父母,唱诵南无达玛耶,我会观想佛陀45年讲法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仿佛我俯伏在这些经典之下,渴望去学习它们;唱诵南无僧伽耶,我会观想从佛陀时代起的那些圣贤弟子们,舍利弗大迦叶目犍连阿难,到鸠摩罗什、玄奘大师,六祖大师、近代的太虚大师、弘一大师,一直到我们现在的导师济群法师,我会观想这些高僧大德的功德,没有他们烟续佛灯明、住持正法城,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学佛的因缘,心中升起了由衷的感恩之情。
然后第二遍,我会依次观想佛的觉悟本性、法体现的空性、贤圣僧的品质。第三遍我会观想,我也会证得佛的觉性,我会证得法的空性,我会拥有贤圣僧的品质。第四遍,我会把自己完全放入三宝的无边无垠的功德海中,放入三宝无边无际的光明之中,仿佛我自己完全被三宝所包裹,让我实实在在的感觉到我对三宝的依赖依靠、信服和追随。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努力做到三宝时刻在心,时刻和我在一起。监督着我的心念和行为。
我们为什么会对三宝产生完全的依赖、信服、追随呢?那必须是,我们对轮回苦、死无常的产生了深刻的认知和感受,只有对轮回苦和死无常有充分的认知,我们才能寻找依靠和追求解脱。同时,我们必须对三宝功德有深刻的认识,三宝的功德,就是“实德能”。希望寻求解脱和觉悟,而深信三宝能让我们解脱和觉悟,我们就会从心底里产生这种“依赖、信服和追随”。导师说,这才是皈依的根本。
通过本单元这两课的学习,我现在的皈依心态,就完全改变了。我发自肺腑的宣誓:我从此皈依三宝,以佛为皈依大师;法为正所皈依;僧为皈依助伴。以佛为救治我的医王,法为对治疾病的药物;僧为指导修行的师长。
通过参加三级修学,越来越认识到,僧作为师长的无比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得遇济群导师,没有遇到这个师长,我的修学永远也无法上路,永远也没有真实力用,永远也没有真正亲近三宝的那一天。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平时的心行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无法把握自己的心念,佛法还是帮不上忙。
通常,有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有神论,也有些人以为佛教是无神论。但是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可以说是错误的。佛教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佛教是以缘起看世界,所谓缘起,就是条件决定存在。世间万事万物,不是有神创造也不同于唯物论的无神论,都是众缘和合而成的。所以佛教认为人之外还有不同生命形式存在,也就是六道轮回的存在。
现在社会,人们也有很多机会接触佛法。因为科技发达,整个社会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或牒片听一些近代高僧的演讲和录音。现在确实也有一些居士非常出色。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对佛法有很多误解,还有存在很多迷信的现象。
然而导师在回答问题中指出迷信就是无知与执著,我们现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容易对人和事的盲目崇拜。有的人崇拜金钱,以为金钱是万能的,这种人是财迷。有的人崇拜权力,以为有权力就有一切,这种人是权迷。有的人崇拜歌星、球星,不论他们人品如何,都当做心中偶像,这种人是星迷。因为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因为盲目的崇拜,内心就有羡慕、攀比,这样的生活会带来许多烦恼与痛苦。所以错误的观念、烦恼与痛苦才是真正的迷信,也就是迷惑。对照这些,我们现代人的的确确存在的现象。
导师以佛教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来指正我们错误的观念。末学深深体会这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很直接了当的体证佛法的确是人生的智慧,是真理的指南,是完善的道德,是解脱的途径。
所以佛法是真正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弘扬佛法,也能给社会提供健康宗教信仰与辨别真伪的标准。也能为社会发挥慈善的功能,对社会环保保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