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习佛法不需要中心

学习佛法不需要中心

公司董事会,国家元首,宗教教宗,显示的是组织的权威。佛法自2500多年前由佛陀亲证以来,似乎也应该有一个权威,但自佛陀入灭以后,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权威。这种情形看似不符合常理,但却符合无常。

佛法揭示的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在这一真理被佛陀发现之前,它们一直都存在,一直都在起作用,只是人们不认识它们而已。

有人类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寻找真理的努力,人们太需要它们来帮忙解决挥之不去的烦恼和痛苦。期间,许多人以为找到了,真正找到并传播开来的唯有佛陀。

佛法认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是人们的无明,对治无明的方法就是佛法。也就是说,佛法是治疗烦恼痛苦这种疾病的良方。

佛陀是医生,佛法是药方,凡夫是病人。佛陀知道,唯有病人认为自己是病人,他才会去看医生;他一般选自己信任的医生看病、选自己信任的药房抓药;按时按量吃药了,他的病才会好起来。

佛陀慈悲,为了让凡夫脱离苦恼,他会创造各种善缘,如开办法会,让人们有机会认识佛法;开门纳徒,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值得信任的医生。佛陀知道,佛法虽好,强推是没有用的,用强制手段无法治愈凡夫。所以,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用一个强大的组织来推动是多余的。有多人组成的僧团,足以为周边的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僧团以大众为中心,而权威则相反。之所以组成僧团,是为了有利于修习佛法和更好的服务大众。僧团已经具备了传承和传播佛法所需要的所有条件,组成范围更大、动员能力更强的中心组织完全没有必要。

僧众如此,在家居士亦如此。

本讲再次阐述了心的作用与力量。在百法中就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心,整个佛法的修行,最终都是要落实于我们的心上的。六祖坛经上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也就是说落实于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仅是夸夸其谈,那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了解我们的心有两个方面。

一个为真心,即自己要开悟的心,明白这个心,要见性的这个心。他是什么样子?有些人可能认为打坐就是修行。以为仅仅打坐就可以开悟了,就是修心了,其实这只是形式,只有将佛法践行在心上才是最重要的修行。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妄心。对于凡夫来讲,往往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妄心之中,而我们学佛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转识成智。就是要舍弃掉杂染的心,然后转成佛法的智慧。导师说,学佛最难的问题在于舍凡夫心,我觉得很对。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生活,工作上的事儿,我们就生活在凡夫的世界中。每天面对名与利等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时候我们是左右不了自己的心的。这就需要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心,就是哪些是善的,哪些是不善的,好的要坚持,不好的心念要舍弃,这就是修心。令我欣慰的是我接触到了百法明门论。可以说,这是一部洞察宇宙,明晰世间百态的佛法典籍。

明就是智慧,门就是进入智慧之门。这里阐述了无我唯识,以及着重帮我们认识忘心,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这一系列修学举措,归根结底都是向我们诠释了学习佛法。要了解我们的心,这是学习佛法的重点,也是核心。心是纷繁复杂的,世人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皮画虎难画骨。而我们当下学的百发,则详细地将世间数百种心法,归纳成100种法。在这100种法里面,又把它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心法,第二位心所法,第三色法,第四心不相应法,第五无为法。这前四种是缘起的,最后这个是非缘起的。本讲着重讲述了心的重要性,一切最胜故,让我们知道了,心具有强大的力量,心王主导我们的一切,是主相。心所就好像起到添油加醋的作用。虽然心王是心的主导,但时常被心所给左右,当心所占了我们的主导思维,凡夫的不良串习自然就如影而至了。国王喜欢一样东西,心所作为手下臣子就想着拿来。这就是与此相应故。毎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有内在的,潜在的心理基础,这个潜在的心理基础,唯识宗称为种子,这个种子转变成现行的心理活动。是现行熏种子。同样的我们能够就某一话题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这也是因了种子,种子生现行。总之学习本节课,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强调破除我法二执,因为这是一切烦恼建立的根本,同时,不要让我们的心灵世界注入不善的心念,要保持心王成为我们的主导力量,不要被不善的心所给控制。

想要让更多人于法受益,唯有发心可以做到。发心大,受众多,发心无限,受益无穷。此为正道。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习佛法不需要中心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