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仰之旅
一直以来,我隐约的感觉人生是应该有信仰的。
我的姑姑是一名基督教徒,在农村教堂里担任牧师。在她的影响下,我母亲也去了教堂。因为母亲去教堂很开心,所以偶尔我也会陪她去。姑姑经常劝我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母亲甚至给我带来一本圣经,让我好好看,说这对我会大有好处。或许是基督教的那种“信者得度”的思想不被我认可,或许是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圣经上的内容让我感觉有隔阂实在看不下去;还是教堂里的老年人居多,跟我的年纪不搭等原因,我始终未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教徒。
最初听说读书会是在2017年初,一天,我的好朋友兴奋的跟我说她今天参加了一个佛学读书会,气氛很好,问我有兴趣吗可以带我去。我说好啊等两天,这个两天差不多是等于三年。去年的12月份,也是有一些自身的问题需要解决,我来到了读书会,那天正在举办沙龙会。悟捷师兄恰巧坐在我身边,她说,几个月办一次这样的沙龙,你一来就碰上了,真的是法缘殊胜!沙龙会过后,我心情出奇的好,像是找到了家的感觉,再后来,我就坐在了这里。
从十岁被强迫背诵基督教的主祷文为生病的祖母祈祷开始,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姑姑的耳熏目染、母亲的耳提面命,我一直还是与基督教无缘。知道读书会是在三年前,而真正的走进她却用了三年,仅一场沙龙的时间便让我决心与佛教结缘,进而参加了三级修学。看来选择何种宗教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以及何时会作出选择,其中的玄机也许只能用缘分这个词来解释了……佛法能给予的恰是我当前最需要的,在时间上也是不早也不晚,一切刚刚好。
姑姑是个忏诚的基督教徒,为人善良、做事理智,和姑父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诊所,仁心仁术,附近的村子大部分都有诊所,但村民更愿意到这儿来就诊,诊所经营的不错。姑姑家的几个弟弟和妹妹虽然不是基督徒,但思想行为上多少受了姑姑的一些影响,家庭和睦、生意也是顺风顺水,这是一个有信仰家庭的真实写照。母亲在信仰的忏诚上明显不如姑姑,但也做事善良、为人谦卑,重要是母亲每次去教堂回来后很快乐,她说她也找到了家的感觉。我从第一次参加读书沙龙至今两月有余,世界在我眼中俨然是换了新天地,对此我也感慨良多。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这些经过时间验证过的宗教,依教行事,对于个人人生、乃至整个家庭都大有裨益的。人为什么需要有信仰,因为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种种苦难,而离苦得乐、向暖而生则是人的本能
今天能坐在这里成为一名学佛弟子,可以说我们这群人是非常有福报的。佛教不仅是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而且还是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悲智双运,福慧双修,以佛教作为我们的人生信仰后,我们变得善良了、智慧了,强大且温柔,心中有天地、眼里有星星,心静神安、百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