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根、尘了别识就是种子和现行

根、尘了别识就是种子和现行

这里需要先打通一种方便说与究竟说的关系,才好理解藏文《摄论》中后面一段话的意思。

唯识理论可以概括为“唯识无境”四个字。这个“境”字,包括凡夫所见闻觉知的一切法,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都是毕竟空无所有的。这个“识”字,,指佛菩萨后得智实证“三界唯心”(《大正藏》第十册,第二八八页下。)真实境界中的心识,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实际存在,如佛所说“今此三界,唯是心有”(《大正藏》第十三册,第八七七页中。),这种实际存在的心识,是凡夫认识不到和不可思议的,只有在转凡成圣之后以圣者的后得智才能证见。

既然十八界是境是无,了别识与辨别识是识是有,为什么还要说十八界中根本是无的根尘识,就是实际是有的了别识与辨别识呢?为了简短此文,我们只在这里解释此中与理解后面经论关系密切的部分问题:为什么要说五根、五尘十种色法都是了别识?

唯识理解是对不懂唯识的人讲的,所以使用的名相体系一开始必须与它宗接轨,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唯识的名相体系中。前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说,后者相对而言就可称为究竟说了。现在我们就把五根、五尘都是了别识的方便说,过渡到唯识名相中的究竟说上来。

《唯识二十论》中说:“似色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色,如次说为眼处、色处,如是乃至似触现识从自种子缘合转变差别而生,佛依彼种及所现触,如次说为身处、触处,依斯密意说色等十。”(《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第七五页中。)好像色法样子显现的心识,是从阿赖耶识中好像色法样子的种子生起的,佛陀就是依据这些种子及其所显现的好像色法样子的心识,依次说为眼根和色境的。换句话说,佛陀是把种子比喻叫做眼根(根是能生长义,种子能生起现行心识,所以比喻叫做根),把现行的好像色法样子的心识,随顺凡夫习惯叫做色境的。依照这种方便说法,佛陀同样是把相应的种子叫做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而把现行的好像声、香、味、触法样子的心识,随顺凡夫习惯叫做声、香、味、触尘的。所以,一般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根,在唯识理论中实际上就是指能生起眼、耳、鼻、舌、身识的种子,而色、声、香、味、触尘,就是指相应种子生起的现行识体。因此说根、尘了别识,实际上就是指种子和现行。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根、尘了别识就是种子和现行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