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以善因超越痛苦

以善因超越痛苦

很多谢读友刘健飞先生和Ken兄在阅罢小弟的「正确理解佛学」一文后,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如果你有留意过去几天网友在「正确理解佛学」的回应,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网友的反应彄动小弟写下这篇拙作,希望能帮助你们解决一些疑惑,以及引发更多的探究。

世间本就多苦!生命由生到死均充满着痛苦,包括一般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佛家称之为「苦苦」(suffering of pain);由变迁而生的痛苦,佛家称之为「坏苦」(suffering of change);由因缘和合而起的痛苦,佛家称之为「行苦」(pervasive suffering)。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都属于「苦苦」。生活中快乐的境遇和快乐的感觉是无常的,并非永恒不变的。顺意的境况与舒服的感受,终会改变的,屈时人们因为消失坏去而伤心,故称「坏苦」。「行苦」跟「苦苦」和「坏苦」的表现截然不同,是由痴心造业,招致不苦不乐的感受,如无聊、无趣等;这种感受虽然现在没有强烈的痛苦,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将会招致其他的痛苦,故称「行苦」。

无可否认,人的痛苦是正常不过的事,与其沉沦在苦海中,何不学会见苦知福和见苦惜福,让自己每天快乐地过日子呢? 其实,「苦」是最好的老师,磨鍊我们,令我们成长、成熟和成功。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转心境,我们倘若能够转心境,那才是永恒的,就能超越种种的苦,我们的苦难才告结束了。

心迷世间转,

心悟转世间。

圣经有云:「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若是我们的心不洁,我们的行为便出现问题。好好照顾自己的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作家詹姆士·克拉克说得好:「记得做好事,就会发现幸福追着你跑。」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必需要有坚强的信念,千万不可因为看见眼前不公平的事情,就信念动摇,精神沮丧,放弃行善。佛法离不开因果,所以佛家经文有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报应是必然的事实,但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有明显的答案;因果既不可以简单的解释,也不可以轻易的看到结果。当适当的时刻来临了,自能證验了善有善报,好人必定出头的真理,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可因为某个念头而改变的就是「因」,而不会因为任何念头而改变的就是「果」。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有效行善,必定得到回报的。

你是「因」的主人,以善因超越痛苦吧!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以善因超越痛苦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