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跨越教儿育女的难关

跨越教儿育女的难关

不管你是谁,人生总有一连串难关要闯,其中重要一关是教儿育女。

不久之前,收到学生刘女士一封电邮,与我分享她阅读小弟拙作《EQ亲子情》(星岛出版) 的读后感,既写出真感情,也写出《EQ亲子情》教儿育女的技巧精华。她的亲身体验正好是很多现代父母的写照,故此,在她乐意同意下,我整理她的读后感,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启发思维、激发讨论,让我们有所裨益。

刘女士家有儿女,在享受开心快乐的同时也肩负著养儿育女的重大责任,像天下所有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是她的心愿。但是怎样才能教好,做到爱而不溺,真正的让孩子茁壮成长,却是让她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教儿育女之路上,她认为自己也只不过是个孩子,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亲子专家及成功父母的育儿经验,来教养孩子。

最近刘女士正为教育女儿的问题烦劳,因为随著女儿的年龄增长,她和丈夫二人对女儿的管教已由松变严,以至于她觉得父母都已不再爱她,甚至是处处为难她。感恩节时,她感恩她的朋友也不感恩父母,问其原因,她说全家没有一个人喜欢她,所以她不需感恩。

刘女士心想:「天啊!我们对她如此关爱,处处为她著想,她居然说我们不喜欢她,不爱她?看来是我们沟通出了错,该怎样做才好?要怎样做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刘女士自白:「正在我为此事苦恼之时,有幸拜读关生的《EQ亲子情》一书,细读之后,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明白了我与女儿之间的症结所在,也让我找到了育儿之方向。」

以下是刘女士读完此书后之一些感悟:

(一) 以身作则。没有不会学的孩子,却有不会教的父母。怎样的你,才能教出怎样的孩子,使他们的将来怎样对待你。确实,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所言所行,潜移默化的已渗入孩子的脑子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经过他们演化而已。记得有一次批评女儿的坐姿不正,女儿反驳说,妈妈我看到你平常也是这样坐的呀。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要先做好榜样,以样带样,孩子才易于接受。

(二) 学会关心。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关心孩子的,因为我处处为她著想,但读过《EQ亲子情》后,我知道自己又错了,在《EQ亲子情》里关心的解释是沟通、接纳、尊重与同理。一下轻轻的抚摸、一个温馨的拥抱、一个柔和的亲吻、一个亲切的眼神、一脸慈祥的微笑……以这种方式去沟通,并且理解,尊重和接纳孩子,这种关心,孩子会接收得到,并且乐于听你指挥。我拿这方式在女儿身上试验了一下,先拥抱再吩咐她做事,她乐癫乐癫的,随我说什么都说好。可见正确的关心是如此之重要。

(三) 以三心两意来教导孩子。所谓三心两意,就是正心、觉心、安心、执意和善意。正心即是抱持平常心的态度去管教子女。即是说我们在教导小孩时,需要平和、恰到好处。这也就是中庸之道:不多不少,不宽不紧。为何需要中庸之道呢?因为教导的宽紧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EQ的发展:多一分则会变成溺爱,少一分则会变成疏忽;宽一分是放纵,紧一分是压抑。觉心即是时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安心就是放心让子女去冒合理的险,待子女求救或者有必要时才去帮助他们,而其他时间父母尽量不要插手,这样会鼓励子女们的独立成长,同时会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执意是以坚持的意志去教导孩子。善意是指要抱著正面的态度去管理亲子情,包括说话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动机,不要话中有刺,因它杀伤力很强,更不能对子女使用攻击性行为。

若能做到以上几点,肯定有助跨越教儿育女的难关。

祝愿大家有个幸福快乐的家庭!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跨越教儿育女的难关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