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追求快乐,也追求利益

企业更多地关注快乐与幸福,而不仅仅只是利润,我认为这是可行的。在梅村,我们关注快乐。因此我们花很多时间去照顾自己,并且需要这些时间,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自己都照顾不好,我们就没有能力去照顾他人。如果我们不关注快乐,如果我们只关注利润,痛苦就会产生。

以快乐为唯一宗旨是企业运营的一种模式,不过一家企业也需要收入来源或者是其他一些用以维系自身的手段。因此,我们运营企业的模式可以是以快乐为重点,但也关注利润。第三种模式唯利润是瞻,毫无快乐可言。最后某些企业既没有快乐,也没有利润。这种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我们的企业可以创造巨大的利润,但不应该为此而牺牲快乐。我们不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利润丰厚但毫无快乐可言。如果我们一心只想创造利润,就是在摧毁我们自己,摧毁环境,摧毁我们以及其他生命的快乐。然而,如果我们关注于理解、爱与放下这三种权力,那么快乐就会随之而来。随之而来的或许还有利润,但绝不以快乐为代价。

管理者应以慈悲之心待人

作为个人,你或许有自己所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同样,一个家庭或一个工作场所也需要约定一些操守或伦理规范来引导我们。也许你们约定在饭前或者会前一起静坐。或许你们约定在愤怒时暂不对话,而是先平静地坐下来。这些共同协议可以保护和滋养你、你的家庭和你的同事。

一个运行良好的工作场所,必须要有一个大家都愿意接受的行为准则。虽然你是管理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随意发号施令或者是制定规则,然后强迫他人遵守。这行不通。如果你参与权力斗争,你们就永远不可能像一个有机体,像一个共同体那样快乐地团结在一起。你们不可能获得一个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作为一名老师,我不会利用我的权力去迫使学生按照我的意图行事。操弄权力行不通。相反,我会跟他们一起打坐,帮助他们看见自己负面的言语与行为并没有给他们自己以及整个共同体带来快乐。

理解是爱的根本基石。如果不理解他人的不幸、痛苦以及内心最深的愿望,你就不可能真正地照顾好他们并让他们感到快乐。所以理解就是爱。你有深入审视过并理解自己痛苦与悲伤的根源吗?你有能力以慈悲之心对待自己吗?如果没有,你又如何能够理解并慈悲地去对待他人?开发慈悲与理解可以促进一套行为规范的建立,让你的工作场所变得和谐、快乐与平和。

新进一家企业时,我们就成为了现有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那家企业的企业文化或许尊重个人和个人意见,或许不尊重。也许没人觉得自己应该对企业文化负责,现实就是现实,不可改变。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念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思考同事之间应当如何协作,以及如何建立一套职场的伦理规范。只要我们把对方看作一个人,就能意识到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希望和道德。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追求快乐,也追求利益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