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路
记得如师父曾经教导弟子们说:“利益别人就是利益自己,要好好的发心,借常住的鲜花培养自己的福慧。”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体会到如师父这句话的含义。当真正发心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的时候,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或许有人供养寺院一百元,但是内心是希望赚到十万、百万乃至更多,其实这不是一笔交易,这也不是真正的布施,而是在贪欲驱使下的行为。试想,如果佛菩萨满足了他的愿望,只会让他的贪心更加膨胀。导师说:要想得到财富,就要布施,而要做到三轮体空的布施,才会增长无量的福报。
有一个路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这个人被行人撞了好几次。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路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路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盲人问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路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路人感叹,这个盲人真是聪明啊!用光明照亮了别人的路,同时保护了自己不受伤害。
正如导师所说的:众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佛菩萨一心想着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圆满慈悲和智慧。这就充分说明,自私未必能自利,无私才能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