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要经常原谅别人,不然自己难受

成办事业与一个人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宽则得众”,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两个人,一位能力比较强,一位能力稍微欠缺一点儿,同时被派出去做事情。能力强的那位刚开始很得心应手,能力欠缺的那位就显得逊色一点儿。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能力强的那位事业开始遇到很多瓶颈,干不下去了;而能力稍微欠缺一点儿的那位事业却越来越有起色,最终做得风生水起,帮助了非常多的人。

有人问师父,这是怎么回事?

师父引用了《论语》里面的话:“‘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也。’”

就是说,要经常原谅别人,不然自己难受。

成办事业与一个人的为人有很大关系。“宽则得众”,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现代社会,格外强调分工协作,分工就是要互补。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行,没有缺点;一个人的长处往往同时也是短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

能力只是成办事情的一个条件,不是绝对的。懂得宽容,能够协调、组织更多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才能真正成事。

有的人在一起学习还可以,但是一起做事情就闹矛盾,各有各的一套。学习是抽象概念,想着要成佛度众生;而做事是具体度众生,要度具体的人。

我们说度人,怎么去度?他骂你,你还度不度他?

其实,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就是人的思想不同,人心的境界也不同。

把抽象概念当成具体概念就不好办事了。为什么理论不能与现实结合?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来看,得出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就像从不同角度、高度看房子,如从上往下看、从前往后看、从后往前看等等,样子都不一样,这跟人的视角相关。

人的心灵境界有多宽广、多高远,对事的认识就相应地不一样。认识不一样,就不容易一起共事,那就要看谁的内心比较宽容,能够放得下自己的想法。

做事情,没有互相依靠、互相帮助的精神,就不容易成功。要认识彼此的因缘条件,心里容得下人;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重要,自己所做的事重要,忽视外在的人和事,就办不成事。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要经常原谅别人,不然自己难受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