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为什么做人要虚心:虚心的人拿得起,也放得下

为什么做人要虚心:虚心的人拿得起,也放得下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颗谦虚的心。狂妄和骄慢必招致祸患,早晚的事。

什么是虚心呢?其实佛门不讲“虚心”这个词,它用“空心”,用“无”用“幻”——“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古代,有人给自己起名叫无心道人,意思是没有心了,也就没有烦恼了。

佛门看来,虚心的意思就是内心里没有“看不上别人,看不起别人,看别人不顺眼,嫉妒别人”等这些“贪嗔痴”的东西。

不虚心就是有这些东西,带给人的实际上是自我伤害,也伤害别人。

虚心在现实中包含“谦虚”的意思——当我俩之间沟通一件事情时,就算我对,我也愿意认真倾听你的意见。首先在态度上不能排斥别人,不要损恼别人,不要让别人难受,然后才有更好的沟通结果。

虚心还有甘居人后、甘拜下风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平常不要总想着去战胜别人,不要跟别人比。为什么非要把别人比下去呢?

其实,虚心有着很深刻的用意——做事情要认真,但是不要当真。什么是当真?不虚心就是当真了,也就是执着了。不虚心的人,有什么事情都会在心里挂碍着,爱计较,活得纠结,烦恼至上。

在世间,一个虚心的人自然会活得游刃有余,做很多事情;拿得起,也放得下,不会在乎得失。哪怕今天有上亿的财物,明天是乞丐,他都能过得开心,因为他知道一个亿是虚幻的,乞丐也是虚幻的。

但对不虚心的人来说,如果一个亿的财产没了,可能就不想活了。

对世间人来说,如何训练自己的“虚心”呢?

可以乐善好施,多布施,多去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慢慢地人就变得虚心了。比如说奉粥,不管你是企业家,是老百姓,还是知识分子,大家一早三四点钟起床熬粥,到大街上弯腰送给陌生路人,实际上就是训练自己的这个虚心、谦下的心。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为什么做人要虚心:虚心的人拿得起,也放得下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