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好,事业也不会好
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可以不同意父母的某些观点,但始终要用感恩和爱来对待他们。
有一位年轻人,上学的时候,父母管教得比较严格,对他的学习和人生规划都是大包大揽,让他很痛苦,但又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表达。特别是上中学期间,父母会查看他的手机,对他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掐算得很紧凑,稍微有一些不对,就会责问不停,平时也会讲很多的大道理,让他很厌烦。
甚至因为和女同学交往多了一些,引起父母的警觉,认为会耽误学业,然后追问到学校和对方家里,让他感觉很尴尬也很伤心。
这一切,父母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正常,但是他却暗下决心,好好学习,考到外地,远走高飞,离开父母。
后来他真的考取了,一走就再也不愿意回家,也很少和父母沟通。父母很痛苦,其实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很痛苦,知道应该去孝顺父母,不应该让他们如此孤独和伤心,但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化解这些问题。
直到有一天,自己要创业了,在团队里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各种观念频繁碰撞,让自己筋疲力竭。
所幸的是,有一个因缘让他和一些成功的创业前辈到寺院里参加禅修营的修行,他慢慢了解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是独立的,而是和自己的性格、经历、家庭、社会环境、因缘机遇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他体会到,首先处理好自己的内心,才能处理好外在的矛盾,比如和父母相处的时候,可以不同意父母的某些观点,但始终要用感恩和爱来对待他们。作为子女,要体谅父母为自己费尽心血、担忧操心、所有苦恨不能自己代受的一片心。
父母的行为或许有不妥当之处,但也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世界上除了父母,很难有人这样甘愿牺牲自己来为我们付出。理解、感恩父母,是子女与父母相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位年轻人很有悟性,从禅修营回来之后,开始以感恩心尝试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之后性格豁达了很多,遇到各种人也比较能够融洽相处,事业也渐渐发展起来。完全顺从自己的心,一时轻松,前途却不可控
问:您好!因为某些人生经历我并不爱我父母,但他们年事已高,需要照顾,我依然不愿意接近他们。我该怎么办呢?
学诚法师:道理告诉我们的,很多时候我们所遭遇的并不是我们习惯的或喜欢的,这才叫作修行。完全顺从自己的心,就永远在烦恼的轨道上前进,一时轻松,前途却不可控,反馈给我们的也是不如意与无奈。修行首先让我们的行为做应该做的,慢慢内心才会转变,才会习惯于善业与智慧。
感情不是人生的唯一寄托
问:我总希望有个很爱我的人相伴一生,但是感情上一直不顺利。我有时候也发觉可能是自己要求太高了。我总要求对方要对我好,总怀疑对方会喜欢别的女孩。自感非常痛苦,对方也很受折磨。请问师父,我该如何转心?
学诚法师:不要把感情当作人生唯一的寄托,不要把对方当成自己幸福的依附,才能够放下过度的执着和焦虑。在感情、婚姻之外,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真正让我们不幸的是归罪思想
问:我妈妈是个非常吝啬的人,想尽办法占他人便宜,却一点儿都不准别人占自己便宜。而且妈妈是非常有负能量的人,傲慢、偏执、吝啬、暴脾气等,还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我从小到大就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导致自己对钱总是很看重,而且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一个负能量的人。有时我真的很恨她。师父,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光明起来?学诚法师:总觉得是原生家庭的问题造成了自己现在的不幸,是一种归罪思想,把自己痛苦的原因都归罪于家庭、别人。其实,真正让我们不幸的不是外缘,正是这种归罪思想。它让我们充满怨恨,让我们失去信心,不知道从自己身上努力;让我们不知道感恩,只执取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要转一种看待和思考的方式:看到他人的缺点,自己就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自己受过负能量的压抑,就要努力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这才是为生活解结、扭转业力的正确姿态。
妈妈总是执着不好的念头怎么办
问:我的妈妈非常执着,常常让自己沉浸在烦恼和痛苦的情绪之中。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开解她,她都会歇斯底里地发泄情绪,总是执着不好的念头。我该怎么做?
学诚法师:耐心地陪伴、等待。
父母有错,把他们看成逆行菩萨
问:我外表文静,其实也是嗔恨心很重的人,我爸也是。我很讨厌他,特别是他懦弱、挑剔、不惜福、心胸狭隘,还有他那副骂人狰狞的模样,爱杀生,只顾自己身体,处处不满,黑着面孔。我总觉得我的不幸都是因他而起,所以怨恨,同时也感到父母恩重而愧疚。
学诚法师:为什么会感得这样的父母,也是自己的业,不能归罪于他人。怨恨有什么用呢,只会造更多糟糕的业,恶性循环。修行佛法正是为了打破恶性循环的链条,让苦果走到终点,让善因从此萌发。父母烦恼重,自己的烦恼也轻不到哪去,要加倍努力。两个方法:一是把对方看作逆行菩萨,从他的错误中反省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问题,感受到烦恼之苦时,就会对恶业众生生起悲心;二是尽量去找他的优点和付出,再差的人也有闪光点。
如何面对亲戚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
问:我们家里好多烦心事,好心烦啊!感觉我家亲戚之间的关系就是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学诚法师:亲人之间,记住两个原则:“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不要要求别人,从自己做起。
和母亲三观不合怎么办
问:和母亲三观不合,感觉她的观念总和我不在一个频道上,有时她重复说些激怒我的话,我就忍不住和她吵架,但又知道这是在造恶业。从小得到母亲的陪伴和关怀就少,也不知该如何尊敬她,可能是自己的慈悲心不够吧!这些时候总会觉得无奈和痛苦,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与她的关系。望师父指点!
学诚法师:人总是找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理直气壮地起烦恼,但无论怎么说,起烦恼就是起烦恼,修行人要对治的就是这个,否则与不修行有什么区别呢?要先承认是自己错了。父母的成长年代、环境、所受教育等都跟我们不同,自然很多观念会不一样。家庭生活多是生活琐事,如果总是强调一个“理”,争辩对错,那肯定就有问题,在家里要多讲“爱”。你关心过妈妈的身体吗?知道她最近有哪里不舒服吗?你体谅过妈妈的情绪吗?你知道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吗?你陪着妈妈做过一整天家务吗?你仔细看过妈妈的脸吗?做到这些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烦恼在熟悉的人面前最容易出现
问:我总是和不太熟悉的人能聊得来,和关系近的反而有些封闭自己,我这是什么问题呢?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学诚法师:烦恼在熟悉的人面前最容易出现,因为关系近、相处时间多,自己的问题无处遁形。修行人,要学会在最近的亲友身上发现自己的烦恼,反省改过。
把“怨气”转化为“福气”
问:我结婚十年了,可我婆婆对我总是处处算计。我是不善言辞之人,经常被她气得说不出话,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身体也出现问题,经常胸闷,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下去,求师父解惑。
学诚法师:记住一点,别人或许会冤枉你、误解你,业果绝不会有丝毫差错。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什么,那内心就坦然放下吧,她算她的,我过我的。处处算计、小肚鸡肠,痛苦的应该是对方。把这些事情牢牢记住,就好比把他人的烦恼珍藏于内心,还不时拿出来看一看气自己,内心的烦恼贼与外在的境界里应外合,劫夺自己的功德财——如果面对这样的境遇不起烦恼,一笑而过,将积累非常深厚的福德。一直往内心填充怨气,总有一天会爆炸;但如果会修心、调心、思维正法,就可以把“怨气”转化为“福气”。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做的不是别的事,而是要学习如何修行,净化内心烦恼。
单亲妈妈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问:我是个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孩子慢慢长大也会问我是否已经跟她爸爸离婚,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要实话相告吗?还有,未来的日子如何让孩子内心健康成长?
学诚法师:自己内心健康、自信、积极,就是最好的答案。
亲人相继离世,如何走出悲伤
问:我这一个月过得好艰难,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才怀孕3个多月,我是跟着他们长大的,这个打击让我真的有点儿走不出来。求您点拨。
学诚法师:所有人事物都有生住异灭,用执着心去对待,就看到悲欢离合;用智慧心去对待,就看到缘起缘灭。此生因缘虽然消散,但我们感恩报恩的心仍然可以持续,这份心仍然如纽带一样连接着我们和亲人。用祝愿取代悲伤吧!
再亲近的家人,死后也是各自受报感果
问:我的妻子意外去世,事业跌入谷底,两个儿子还有双方父母四位老人都需要我。一年的时间让我积攒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现在压力好大。是我前世作孽太多了吗?面对压力,我现在死不起,活遭罪。本是幸福的一家人,现在失去了妻子、孩子的母亲,没有了家的感觉,我已经不会笑了;孩子在我面前也几乎不笑,对于他们,童年也是有阴影的。我现在唯一过下去的理由就是这两个孩子,要不然我早就随她而去了。要怎样做才能改变今生后世?
学诚法师:再亲近的家人,死后也是各自受报感果,不可能“随她去”。逃避是无法解决痛苦的,只有面对它、跨越它。现在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你是至关重要的,不要有放弃的想法,要下定决心好好活下去,勇敢走出过去的阴影。
人各有志,何必勉强
问:生活中遇到了疑惑,望您指点一二。父亲搭建平台让我与丈夫创业,但他能力有余,野心不足,所以生意也一直平平。想激起他的斗志,却每次都换来抗拒与争吵,所以很迷茫,不知如何继续。
学诚法师:人各有志,何必勉强。自己想做,自己努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