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别人的问题,就会痛苦;找自己的问题,就会幸福
在寺院里,也并没有什么格外特殊的教育,就是大家都心平气和地做事情,都在找自己的问题,找自己内心的毛病,调伏自己的烦恼。通过做事慢慢来认识到,有问题都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一位叫小斌的少年,长期和父母不和,十多年来,虽然父母把孩子视为一切,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上,可孩子学习成绩总不理想。为此,失去耐心的父亲经常对孩子恶语相加,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子冲突不断。
小斌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盛怒之下对孩子反复指责,不顾时间,不顾场合。开始小斌还争辩,后来不作声了。
有一次,小斌考试时因病退场,父亲很生气,开始批评他。一开始小斌还忍着,但当听到父亲说“只会装病”的时候,小斌忍不住了,发疯一样地口里喊着:“你竟说我装病啊!”突然冲上前,两三下就把他父亲推搡到墙边。母亲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幸好小斌还有一点儿克制,没有继续攻击,转身跑开了。
母亲知道,孩子考试期间确实呕吐过。
长期的父子冲突,使父亲脾气越来越暴躁,以致在一次对孩子大发脾气后病倒住院,右耳失聪,从此只有左耳能听。
在强烈的对立和矛盾中,小斌进入高二,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内心也越发地紧张易怒。
此时的小斌也和父亲一样越来越暴躁,母亲明显地感觉到,如若继续这样下去,孩子也离病倒垮掉不远了。
后来,母亲有个因缘,让父亲和小斌都到寺院里生活了一个假期。回来后,小斌神奇般地换了个人,变得温和有礼,夜里常常独自静静地念经,少语,少有的和气、宁静,过去的怒火一点儿都找不到了。又到了期末考前,母亲不再像以往那样连连告诫孩子:你要考好啊!不然你爸爸他又……
同样,从寺院回来,孩子的父亲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紧紧追问孩子的学习考试情况,不再事无巨细都要唠唠叨叨亲自过问,不再有脱口而出的恶语相加,不再有疾风暴雨般的争吵……
家里仿佛是硝烟战火散尽后的重建,大家心平气和。
孩子的高考成绩也超出大家的预期,父子关系也慢慢地得到弥合,母亲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同是一个人,同是一颗心,说变就真的变了。
其实,在寺院里,也并没有什么格外特殊的教育,就是大家都心平气和地做事情,都在找自己的问题,找自己内心的毛病,调伏自己的烦恼,通过做事慢慢来认识到,有问题都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找别人的问题,就会有痛苦;找自己的问题,就会有幸福。光讲道理只是道理,真要是讲起来,那很难讲谁更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