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如果这是最后一次

上周参加了一个网络例会,学习导师在2020年元旦的开示,由于自己没有老实认真的自修导师的开示,于是参加网络例会要分享时,跟师兄们说自己现在“不方便”,其实根本不是不方便,而是没准备。本课学到死期无定,我想,如果哪天死神来了,我能跟他说,“不好意思,我现在不方便,你要么下次再来吧!”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死神来时哪管你方不方便,哪管你在干什么,哪管你当下是什么心行?佛说学佛网

对于“思维死期无定,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我之前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既然死亡随时会来,只有佛法能救自己,那其他事情都可以放一放,赶快学佛。但是这样的观点始终没办法让自己接受,感觉这样也太消极了吧,难道因为思维自己马上就有可能死,家人就不管了?工作就不管了?自己的身体也可以不管了?只有学佛最重要吗?我始终找不到我的思惟哪里除了问题。

这两天通过反复闻思和观修,我终于明白了。是我把师父说的修行狭隘的认为是自修,把师父说的随时会死认为是下一秒就死。

法义中说“若于日日中常为死备,则便多作后世义利”,把今天当成最后一天,这种思考不是为了念死而念死,而是为修行服务,而佛法修行,不是只有拿着经典看啊念啊才叫修行,或者说不是只有正行才是修行,前行、结行、未修中间都是修行,师父之前开示过“一条道路,五处用心,九种禅修”,生活中处处都是修行,法义中从未说过只有自修才叫修行。我认识到,这恰恰是我的问题所在,反映出我平时每天把座上当成修行,座下就不管不顾,任其散乱的串习,而座下的散乱心又会因惯性的影响我的座上修行,于是每日定课自修的质量就很差,经常没有力量,每次都要靠共修吸收力量,而现在由于疫情的关系,现场共修暂停,自己每天的基础好差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我还认识到,“随时会死”并非“下一秒就死”,下一秒就死的思惟没办法让自己生起紧迫感,因为每个下一秒都没死,“若想今日不死,则心必执于不死之一面”,于是我把“随时会死”想成“当你没准备的时候死神就会来”,这样一想,我就会很怕自己没准备好,很关注自己当下的每一个心念,想到一旦不善的心念起来,死神就会来,把我带到三恶道,那要赶紧让自己调整到善的心念,让自己保持在善的身口意下面,这样即使死神突然光临,也不知道太糟糕。就像上面说的共修,当自己充分自修,做好准备,那便没有“不方便”,随时可以分享,而且积极的分享。

认识到以上这些之后,这两天我调整了一下自己每天的心念。把每一天当成新的一生,醒来是新生的开始,睡着是生命的结束。每天起床做定课,我在想如果这是我最后一次定课,我会怎么想?我会很庆幸,赶快随文入观,让自己保持在慈心之下,这时候即使突然死神来了我也不怕;每天吃饭,我在想如果这是我最后一顿饭,我该怎么办?我会认认真真的吃饭,带着感恩心、惭愧心、治病的心、利益众生的心吃每一口饭,这样即使突然死神来了我也不怕;每天上班时,我在想如果这是我最后一天上班,我会怎么想?我会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尽量多帮一帮同事,带着利他心,这样即使突然死神来了我也不怕;当对家人起烦恼时,我在想,如果这是我最后一次和家人说话,我会怎么想?我会改变自己的语气,鼓励赞美感恩家人,希望他们平静安宁,希望家人都能有缘佛法,这样即使突然死神来了我也不怕;当晚上准备睡觉时,我在想,如果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入眠,明天便不再醒来,我会怎么想?我会安安静静、开开心心的入眠,心中默念三皈依,忆念三宝,这样即使突然死神来了我也不怕。

念死无常,不是让我放下所有,只去自修,而是放下执着,专心修行。每天我还是会像平日一样工作生活,但把每天当成是最后一天,每天都是新的一生,每件事都是最后一次,带着正知正念,让自己时刻准备好!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如果这是最后一次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