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从古至今,对生命这个主题,在面对永恒的困惑时,哲人们上下求索,到底如何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归往何处?”佛法讲从认识心性入手。
“认识你自己”。我们常常活在无明我执中不能自知,每个生命内在都有两种力量,无明和明,在无明的状态时,我们会迷茫,无知,产生错误的判断,也不会认清我是谁?甚至迷失自我,而造种种的恶业。不会去关注人生的意义所在,不会想了知世界的真相,更不懂得如何脱离轮回生死。这样的人生可以说是白来一趟。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曾几何时我们都还是少年模样,几经岁月辗转,却是而立之年,身边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人,有些人还健康的与我们同行,可是有些人却是先行离开了,所以说黄泉路上老少皆有,若是没有找到活着的价值,真怕回首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甚是可惜。世间许多人,虽是能信佛,可是真正了解佛法的又有多少呢?能学习佛法的固然也有,但能把佛法践行到生活中的更是少之又少。要么活在自我感觉里,要么活在物质里,要么活在名利里,要么活在烦恼里。一颗心一直在向外攀缘,却从不知向内寻找宝藏,放下所有,然后看看自己的,问问自己,“我是谁?”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们人,宇宙浩瀚,我们真的仅仅只是沧海一粟,何其渺小,犹如那蝼蚁的一生,短暂而又不可说。而从微观角度看人生,人总是比微生物有希望成就佛道,因为佛陀就是从人晋升修炼为佛的,我们又有了很多希望。若是一生不行,那么就生生世世都可以发愿来修习佛道,因为因果轮回就是宇宙的规律,前世今生来世,因果通三世,若是无法解脱就是生生世世的轮回,所以人生唯一的意义就是用来修行,见到自己的本性,调柔自己的心性。不能成圣成贤的话,我们也要成为一个心安之人。大多人通过修身养身,而更高级的养生,就是净化我们的心灵,去除我们的三毒,把贪嗔痴净化了,转成戒定慧。佛法是心法,一切都是立足于心来认识的,心,正是那个具足一切的所在。所以心之所向,素履可往,我们心心念念的,就必有回响,心中有佛,即心即佛,总有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