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导师论述很多。这也是每个人最渴望得到的!可究竟什么是幸福呢?有些人把幸福,建立在生活富裕、婚姻美满、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等等,希望一切好事都降临自己身上,才是幸福。 但事实是残酷的,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俗话也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而灾难一旦降临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混乱、痛苦和绝望。面对逆境多是抱怨、指责或逃避,而不是接纳。就像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有生必有死,这就是世界真相,谁都改变不了。
面临死亡的恐惧不安,让人们特别的忌讳。我认识一位老人都九十多岁了,但她特别害怕死。如果有人在她面前说个死字,她就特别的害怕和忌讳。当我们看到她这么怕死,就会想她这么放不下,好可怜。但事实上谁不怕死呢 ?只不过自己认为自己还年青,死亡离我还远着呢 ?如果死亡面临的时候,也许我比那位老人更怕死。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总感觉,世间一切都是永恒的。也是这种永恒变成了我们的依赖。所以也使我们不停的追求所谓外在的一切物质形成幸福的动力。殊不知不但不会幸福,而是痛苦的根源。
要想去除这根源,就像导师所说,要想有福,就得先培福。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福报做为先导。而福报也是因果之道,能迁引着你的逆缘和顺缘。都在于你的福报多与少。
在佛教中培植福田是最快的,因为佛门中的悲田、恩田、敬田三种福田是培福的根本。不但长养我们的慈悲心,也是帮我们解决痛苦之良方。当我们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没有对立和伤害,也就不会生起嗔恨,更不会有痛苦的果报。而恩田是让我们懂得感恩,因为感恩,就是一种建康、正向.、让人快乐的心理。如果不知感恩的人,内心都是扭曲的心理,只会让自己更痛苦。那么敬田,是让我们对于师长或有德者,包括一切众生生起恭敬心,对于三宝更是要恭敬。当你有一分的恭敬,就获一分福报。不但让内心得到净化,也会变得清净柔和,反之就会使内心躁动混乱。如果要想耕耘福田,就要建立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这是产生福报的发电站,只有能源不断才能制造出福报。它能让心灵健康,也让生命获得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说到培福更应该想到的是惜福,因为培福容易惜福难。特别是生活在这种物欲横流的时代,使我们更多的是铺张浪费。所培的那点福报,都不够损失的福报多。
当我们听到一位法师讲,一位老和尚去她家应供。吃地瓜带皮吃掉,甚至把别人剥掉的皮也捡起吃了。还说自己是烦恼的出家人,自已没福报。我听后很惭愧,因为我们吃地瓜都是削皮,连水果也都削皮。每天的一举一动都不只损失多少福报?在生活中,虽然不会去买那奢侈品。甚至衣服太贵都不敢买,但在吃的方面却是很浪费。比如在捡菜方面,如果菜多的时候就会挑好的、嫩的吃,老一点的或不喜欢吃的,就送给居士喂鸡。一位五台山的师父来我这里,看到我们捡菜,就说这么好的菜可别浪费呀?吃不完可以晒干嘛?我们在山上很少有青菜吃,都是吃居士寄来的干菜,如果有花菜晒干的都觉的是好的菜了?想到她们对吃的这么惜福,而我们还整天嫌这不好吃,那不好的,真是罪过。所以我们要从心态上认识。因为只有惜福,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而有了福报才能有机会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