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通过学习认识到了方便与慧,成佛修行缺一不可。方便与慧的具体内容,简单概括就是“六度”:前五度是方便,般若度是慧。《道次第》为我们开示的成佛修行之路,根本在于“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下士道的念三恶道苦和念死无常,是为舍凡夫心所做的心理准备;中士道是通过戒定慧解除惑和业,重点是舍凡夫心;上士道则是发起菩提心后,通过修习六度,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我们要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离不开六度,前五度方便是帮助我们成就慈悲,圆满福德资粮;第六度慧是帮助我们通达空性,圆满智慧资粮。
1、六度的安立:分别从获得增上身份、自利利他、圆满利他、总摄大乘、具足方便、成就三学六个方面来认识六度对于大乘成佛修行的重要意义。菩萨道修行所要具备的条件,只有修习六度才能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安立六度的原因。
2、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从生起次第、胜劣次第、粗细次第三个方面来说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的安立是有顺序的,在修行上也是有先后的,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心得】
1、通过修习六度,进一步认识到道次第三士道汇归一乘道,修行的根本目标就是舍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
2、通过六度的安立意义,进一步认识到方便与慧缺一不可,方便与慧相辅相成,六度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增上的关系。
3、六度并非只存在于上士道的修行过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三士道、融入一切法门、需要尽未来际的按照六度的要求不断修行。
4、通过观察,六度与两套模式,六度与修行、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修习六度,不断去除凡夫心的贪嗔痴,成就戒定慧,从而完成生命品质的改造与提升。
5、通过对布施定义的认识和思维,帮助自己重新认识布施的发心,明白布施是成就自己心行的一种方法,其实是通过利他完成自利的一个过程。从而帮助自己调整布施的心态,去除布施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杂染。
6、通过对布施类别的思维,结合自己的修行、生活与工作,发现布施的心行可以贯穿到一切处、一切时。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句爱语,也可以温暖人心,帮助他人,圆满布施。
7、通过对布施生起之法的深入理解和思维,可以将中士道的出离心与上士道的菩提心贯通起来,明了布施建立在出离心(断除贪心所)的基础上,生起想要通过舍来利益一切众生的
让我对布施度的修学心行再次进行了校正和强化。布施的圆满就是成就了佛菩萨的功德,没有不愿意布施的,无我即无限的智慧,没有不愿意布施的对象即无限的慈悲。所以修布施就是弱化我执的过程,而反观我践行的布施是有偏差的,比如财布施,我是有分别的,对于我认为有意义的人或事我会很愿意去布施,但反之就不大愿意。同样的,在布施时间、体力、脑力时也同样会有偏差。我这并不是舍,甚至在布施的光环下,强化的是我执,对我身体、我的名誉、我的财物的贪着。而布施的那一点微不足道财物将我的执着隐藏得更深了。
通过本期法义的修学,以此舍的心行为标准,我将在今后的布施中更加会来关注是否生起舍的心理,是否认识到自我以及与自我有关的一切的虚幻不实,由此内外财物也并不是生命的必需,从而生起、强化无我的正见。生起利益一切众生的强烈的愿望。的确,一遍修学一遍收获,重复正确,否则修着修着就“离题万里”了,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