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意梳理
落实三级修学的重点是在十八字方针,在于八步骤三种禅修。
1.凡夫心是由无明和我执构成,凡夫要改变自己的前提是认识自己存在问题,并且接受一种智慧文化教育。
2.六种想是真诚、认真、老实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是重病患者。
3.八步骤包含了修学方法和结果,它将书本理论变成生命品质,它是针对现代修学量身定制的方法,通过理解和接受和运用来用心传承佛法和完成生命改造。
二、心得体会
小组共修时每问紧跟法意,如同开了一场慈悲版本的批斗大会。每题都在自问,我真诚吗?我老实吗?我认真吗?三连问状态中检讨自己,一遍遍地将这3个月的修学态度解剖出来。从早上订课,到阅读法意,到作思维导图,到报数字。
提到真诚、认真、老实,如果是说,凭着每日订课读诵存在的记忆还知其然。但若是在修行中运用我会混为一谈简单地理解为态度端正,如果细问,是散落一地的碎片,运用中没有清除明了知其所以然,运用中没有一字一句地问我今天照“镜子”了吗?我是重病患者吗?修学是否用心了?对法缘我珍惜吗?
对此我解刨了自己修学态度。
解刨1.记得班级的第一次放假,两周的假期加上一周的学习等于三周学一课,法意梳理只要在第三周完成就行,于是在第一周看完一课的我紧接着继续看下一课了。这本是一个精进的开头,却得到了攀缘的果。假期一课接一课的看给假后的我留了后遗症,还没梳理法意心已经跑到下一课了。读本课攀缘下一课,因为心的跑动导致无法专注,受用自然就少了。
解刨2.报数的改变,开班几周过后我对报数真诚度是不达标的。种种态度犯罪的方法,是对自己真诚最大伤害。思维着导师每天定下的至少40分钟,每天打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自己制造不真诚的态度吗,还是对自己的一次检验、一种监督、一个交代。
写下解刨自己的过错时,内心还是恐惧的,但又想到态度模式,要勇于自我检讨,不自欺不逃避,要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又从恐惧中看到了零星闪烁地喜悦。
古代人求佛、学佛法要翻山越岭,现在我们只要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修学。以前只知出家才能解脱,现在在家也可以修行;以前一人修学不能坚持,现在有有小组关怀,有班级陪伴;以前不知道从何下手,现在从怎么学到学什么到学完后怎么做,从态度到方法到内容都有正确的指引。人生游戏中,心是玩家,贪嗔痴是怪兽,打怪升级要有攻略,三级修学就是最好的攻略。感恩本期法意,感恩师兄们。
才明白这种想法就是我的一种固有观念,一种错误认识,典型的自以为是、我执,也印证了本课导师提到的凡夫的鲜明特点,而且这不恰好也是覆器的表现嘛,态度不正确,就没办法获得深层次的领悟,很多东西都流于表面,没有很深入。很多法义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又成为漏器的表现,究其原因是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不对。导师开示我们法义和音频视频都要学习三遍以上,而我通常都以忙为借口,对照着辅助材料的问题去找法义,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捷径,并没有真的达到多听,多闻思。尽管最初学习,会刻意地练习让自己改变行为习惯,也发现生活和家庭关系发生了改变,一切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和改善,我觉得学佛真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最近由于疫情的关系,家人每天都聚在一起,会有不同的境况现前,学习似乎也比之前懈怠了些,终于有一天我就跟孩子爆发了,情绪生起,立马就打回急脾气的原型了。而且我还把这个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说“你看我学习这么久,都很好了,怎么让你一下子给我破功了”。心情就特别不好,自己还哭了一通。平静下来,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这是什么修行啊,导师让我们以法为镜照自己,我好像谁都照了,就没照自己,还把自己的错误归结到孩子身上,归结到别人身上。终归还在轮回的迷惑中打转,痛苦烦恼不知所措。
通过这课学习,我一下就发现原来八步骤根本并非我理解的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把利剑,斩自己的妖,除自己的魔。只有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贪嗔痴、轮回的重病患者,才能以法为药,想去急切的获得治疗;才能真诚、认真、老实地去学习,一遍遍地学,按照每一个步骤去做,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内容;再拿它来对照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把法真正地融入我的心相续中,才能让自己自然地运用起来,而不是刻意地练习;接下来反复安住在正见中,最终才有可能培养佛菩萨的品质。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八步骤三种禅修就是贯穿我们学佛的始终,是无比重要的事情,接下来我肯定要修正态度和观念,真诚、认真、老实地按照八步骤去修习,让自己向着佛菩萨的品质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