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我们这样是在害孩子

很多人不懂得怎么去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合适不合适,要游戏机就给买游戏机,要电脑就给买电脑,要电动车就给买电动车。孩子要什么都全部满足,实际上,这是在害孩子。

我有个弟子,是外籍华人,四十五岁才有了孩子,所以对孩子视若珍宝。有一次他请我去他家给佛像开光。去了后,我看到他家有个房间堆着满屋子的玩具,堆到了天花板。

我说:“你是做玩具的吗?”他说不是,玩具全部是他孩子玩的。我说:“买这么多玩具给孩子干什么,孩子又玩不过来。”他说:“师父,你看到的还是少的,那边还有一个房间也都是。”那个房间大概有二十几平米,一打开,也全都摆满了玩具。

他的孩子看我们进来,刚开始时很高兴,过一会儿他看见他爸爸要跟我们走,拿起玩具就冲着他爸爸的后脑勺砸过来,还说:“你为什么不陪我玩呢?”他爸爸一点也不生气,笑嘻嘻地对孩子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今天有师父在这儿。”

我说:“你的意思就是,师父不在这儿,孩子就可以这样做?你知道吗,你现在正给你儿子下毒。你这儿子,如果现在不收敛,将来不会有任何成就!你现在对他那样,像什么样子!才五岁的小孩,你就把他的性格变成这样,将来怎么调教他?”

外国教育家讲过,溺爱孩子就是在给孩子下慢性毒药。

再好的东西也不要一厢情愿地给别人

我们喜欢别人对自己讲好听的话,喜欢别人讲真话,喜欢别人赞美认可我们,喜欢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别人能为我们付出。我们希望别人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为什么不愿意对别人做同样的事呢?

佛法讲到同理心,也就是将心比心,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有众生在精神上的需求都一样。我们认为美好的、快乐的事物,就应该和众生一同分享,但前提是,对方也认为那些是快乐的才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会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以前有个弟子,他的小女儿非常乖巧,很懂礼貌,也很有责任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放学回来,自己就把书包放好,问候父母。爸妈说什么都接受,从来没说过“不”字。直到有一天,另一个当警察的弟子在巡逻时,看到一群小女孩在打架,带头的那个戴着金黄色假发,举个木棍在那儿吆喝。全部抓起来以后,一看,怎么是那位师兄家的乖乖女呢?

问她:“你怎么会跑来这里?”她说:“你回去不要告诉我爸妈。”他说:“这不行,你得跟我去找师父讲清楚,再问师父要不要告诉你爸妈。”然后就拽着她到我那里。我从来没看过她这样,平时见到都是一副乖巧的样子,那时却涂着口红,戴着金黄色的假发,手指甲全部涂得红红的。可是坐在我面前时,又恢复到在家时的状态,后来我就说不用告诉她父母了。

这就是典型的双重人格,到现在她父母都不知道这件事,还常会跟别人说:“我们家女儿很乖、很传统的,快十七八岁了,到现在都很听话,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就会偷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之前的事情,只有这两个人还不知道。

其实,这就是父母过度压抑孩子的结果,因为孩子一直没机会把内心的想法释放出来,又不可能一直保持压抑的状态,最后总得找到一个发泄的方法。

在家里被狠狠压抑的情绪,到外面就全部爆发出来了,这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现在很多小孩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家人的注意力全都在孩子身上,时间一长,宠到最后,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肯定慢慢就丧失了。但是当他爆发的时候,就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而周围的人平常根本没有意识到。

所以,我们要学会同理心,要去感受别人的苦乐,尤其是对于孩子,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而不是自以为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身上。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我们这样是在害孩子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