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为什么有些人活得一年不如一年

凡夫一旦遇到什么障碍,绝难自省,唯责他人。这样,遇到的难题便成了解不开的死结。

一般而言,由于人的性格、思想和对世界看法的差异,进步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不断飞跃,有些人十年、二十年几乎还是老样子,还有人一年不如一年。

为什么有的人能飞速发展和进步,乃是因为他能够不断地观察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修改、完善。改的错误越多,优点就越多,做起事来也就越来越好。

为什么有些人停滞不前?根本原因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在他看来,无论做任何事,成功了是因为自己,失败了全赖他人。

其实,导致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一般而言,一半是对方或外在环境所致,另一半则是自己的失误所致。哪怕纯属他人的诬蔑和冤枉,之所以针对自己而非他人,也绝非偶然,一定是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才给予了人家可乘之机。

然而,这种人从不会在工作、事业及生活中汲取经验教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不向他人学习长处。他始终认为自己最好,失败时便将责任统统推卸在他人身上。

为什么有些人活得一年不如一年?因为其起心动念当中,恶的势力和颠倒的习气极为严重,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坚持原则,认认真真地做下去,愈懈怠,愈堕落。

凡夫一旦遇到什么障碍,绝难自省,唯责他人。这样,遇到的难题便成了解不开的死结。

世人往往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去改造他人。可要是反过来想,“是不是自己错了?我哪里不足?”从自己的身上挑毛病,事情就能解决了,因为自己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我们不该有的东西太多,该有的太少

实际上,我们不该有的东西太多了,该有的太少啦,所以我们要把这种现状颠倒过来。

我们现在很富裕,贪、嗔、痴、慢、疑相当地富裕,由此之故,我们所造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邪见等业,随处可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造集非常大的恶业。

可是我们也很穷,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福报太少了,因为我们太缺少慈悲心、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和智慧心,以及信仰心、广闻心、惭愧心等等。所以我们也很穷。

实际上,我们不该有的东西太多,该有的太少,要把这种现状颠倒过来。

我们的腿断了可以再接起来,但是没断过的腿,和断过的腿是不一样的。并且断过的次数越多,越不结实。同样你做恶的次数越多,越糟糕。所以一开始就不做恶,非常认真的守护戒律是很重要的。

所谓罪业,就是我们内心的缺点、漏洞和贪嗔痴等。只有将一切缺点都改为优点,才能高枕无忧。否则,就算眼前的麻烦过去,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也仍然无法摆脱。

为什么我们对罪业生不起恐惧心?是因为从未想过它们带来的后果,对因果业报没有信心!倘若对这些缺点、漏洞导致的后果有着极强烈的恐惧心,对因果业报深信不疑,则哪怕是非常细小的罪业也不会继续再犯,会尽可能地防护,不令它发生。

昔日,阿底峡尊者从印度来藏,随身携有一木制佛塔,内装有佛舍利。尊者终生携带此塔,每天晚上必在塔前顶礼三拜,将佛塔视为佛,在其前观察从晨起至此刻,身体做错了什么,口中说错了什么,心里又想错了什么。继而观察前天、前天的前天、十天以内、一个月内,逐渐推至十年内、从出生至今……将罪业一一发露陈述出来,思维其后果,生起非常强烈地后悔之心。继而忏悔说:“从此以后,纵遇命难,亦绝不再做损害自他之身业、语业和意业。”

细心一点的人或许会留意到,凡是阿底峡尊者的像,都是一边有个桶,桶内装有佛经;另一边有个佛塔,此佛塔便是用于忏悔。

为什么尊者独有这个?尊者又严格到了何种程度?据说从印度来西藏的途中,一次尊者突然下马,将佛塔置于上面,对其顶礼。旁人惊骇,问其有何事故,尊者说方才起了错误心念,所以马上下来忏悔。

阿底峡尊者于藏地恩德甚大,一生中专讲业果、皈依,故有“业果上师”、“皈依上师”之称。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为什么有些人活得一年不如一年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