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阿含经》有云:“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就会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入世和出世是一种生活的思想,更是一种处世的策略,我们每个人都应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再提起入世的精神。

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优婆塞戒经》

【释义】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的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

一个颇有名望的美国富商在路边散步时,遇到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有着同样苦难经历的富商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便不假思索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没走多远,富商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书,希望年轻人不要介意。最后,富商郑重其事地告诉年轻人说:“其实,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两年之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商贾云集的慈善募捐会议时,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书商迎了上来,紧握着他的手不无感激地说:“先生,您可能早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我一直认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

富商万万也没有想到,两年前一句普通的话竟能使一个自卑的人树立了自尊心,使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找回了自信心,一个自以为一无是处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终于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首先要尊重别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永远获得不了别人的尊重。

尊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品德,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对一个综合素养很高的人,他每时每刻都对他人表现出尊重。因为尊重折射的是人的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别人,一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胸怀,它体现理解,体现信任,体现团结,体现平等。学会尊重别人可以给人以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尊重是一种品德,有了这种品德,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对待同事,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朋友,无论是对待贫穷还是对待富有,他都自觉自愿地在践行着尊重,因为任何人的潜意识中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

人在社会上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但对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来说,在遇见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时所表现出来都是沉着冷静不迁怒于人,不迁怒于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尊重。虽然尊重是相互的,但你不要奢求别人首先对你尊重。你只有首先尊重了别人,你才会在无形中感动对方,从而也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感悟】

与人相识、相交,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诗人普希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尊重别人吧,你会使别人的快乐加倍,也能使别人的痛苦减半。”尊重别人,不仅是自己崇高道德的一种表现,而且能使被尊重的人获得自信与力量。

【佛禅小故事】

对不起

宗演大师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参修天台宗的“止观”了。

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炎热,他坐在门边地上读经,小小年纪的他实在耐不住困倦,终于在师傅外出的时候摊开四肢睡着了。

他睡了几个小时,忽然听到师傅返回的声音,这时已来不及回避,他觉得不好意思,只好趴在门槛上了。“对不起,对不起。”师傅轻声说着,小心翼翼地从他身上跨过,仿佛跨过一个贵宾的身体。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佛: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