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愿毕生行道,以报国恩

“法师这是怎么了?”见玄奘迟迟不应声,李世民的神色明显有些不悦,“这应该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吧?”

“陛下,”僧人鼓足勇气,合掌奏请道,“玄奘只是一介沙门,西行的目的就是求法。窃以为,当下最要紧之事,便是设译场译经。至于著书一事,非玄奘所长,还请陛下容谅……”

“沙门?”李世民的双眸突然变得凌厉起来,目光如刀似箭,仿佛要刺穿面前这个僧人的身体。

玄奘这大半生中见过不少帝王,却从未遭遇过这样的目光,霎时间感觉周围的空气都要凝固了,一阵透骨的寒意穿心而过。

“是啊,朕怎么就忘了这件事了呢?”李世民的声音缓缓传入耳中,“朕看法师有宰辅之才,足堪辅弼之重任。以此等才华,却委就佛门清净之地,实在可惜。不如脱却菩提染衣,与众卿辅朝论政,创一番不朽的功业,岂不快哉!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周围的大臣都不禁有些惊讶。

皇帝竟对这个初次见面的僧人摆出一副拉拢之态,提出的条件也极其诱人,几乎无法拒绝——“宰辅之才”“与众卿辅朝论政”,这是什么情况?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称得上一步登天了!

然而玄奘心中却暗暗叫苦,早听说这位皇帝喜欢劝僧人还俗,可怎么也没有料到竟会劝到自己头上!

他立即起身,坚辞道:“多谢陛下厚爱。只是玄奘自幼出家研习佛法,从未学过儒家经世治国之道。陛下要玄奘还俗从政,实在是舍长就短。好比舟船离水不仅不能当车马使用,反而会迅速腐烂,两相荒废。陛下,玄奘只愿毕生行道,以报国恩,还望陛下成全。”

这话说得婉转恳切,却又极为坚决,没有丝毫的转圜之地,以至于殿中大臣们听了,都不禁面面相觑,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甚。

皇帝英挺的眉头骤然一敛,眸中锋芒尽露,带着几分愠怒逼视着眼前的僧人:“法师不肯为朕写书,也不肯还俗佐政,看来朕的面子,法师是一点儿都不打算给呀。”

这话说得甚是玩味,皇帝声音不大,语气也平淡之至,两道目光却如利刃一般,直直地刺了过来。

整个大殿霎时间变得鸦雀无声,静得连众人的呼吸和心跳的声音都能听见!空气中透出的冰冷气息,直令人毛骨悚然。

玄奘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平定下来。

大唐皇帝不是个吃斋念佛之人,这一点他早就知道。可是,自己也不过就是拒绝还俗而已,殿内的气氛就突然变得这般瘆得慌,此情此景还是令他颇感意外。在他看来,一个自幼出家的僧人不愿还俗,难道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果然皇帝的身边不能待呀,玄奘感慨之余,已经开始盘算,待获得译经的准许后,得想个什么法子离皇帝远一点儿,至少译场不能放在长安……

而此时,李世民已转向长孙无忌:“辅机,你看呢?”

长孙无忌起身奏道:“陛下,现下天色已晚,法师住在鸿胪寺,再晚些宫门就要关闭,恐怕就回不去了。”

“你倒是滑头!”李世民不满地瞥了他一眼。

长孙无忌没有再说什么,他算看出来了,这一君一僧相互试探,怀的其实是同一个心思,都想让对方为自己所用,而自己则尽量不为对方所用。

身为臣子兼舅兄,长孙无忌当然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方才在让玄奘写书的问题上与皇帝一唱一和就是此意。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提出让玄奘还俗从政的要求,究竟是确有此意还是心血来潮,他暂时也搞不清楚,故而没有附和皇帝。

还有一个原因是,玄奘虽是僧人,其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的。长孙无忌不是傻子,他可不想平白无故地给自己树立一个政治对手。

李世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法师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怎么才说了几句话就这么晚了?朕还觉得未曾尽意呢。”

玄奘没有说话,心想:这次召见也该结束了吧?皇帝赦免了我的私渡之罪,但是对于译经之事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这是否意味着默认?我是不是可以自己寻个去处,正式开始组建译场呢?

正在思索此事,却听皇帝又道:“如今朕即将问罪于辽滨,法师也算有缘之人,不如就随朕同行,指挥之余,还可随时畅叙。不知师意如何啊?”

听他这么一说,在场的大臣们再度感到了意外。

要知道,伴驾可是一件莫大的荣耀,是被称为祖坟冒烟的事情。很多人在京为官多年都未必能见皇帝一面,更不要说伴驾了。皇帝居然给了这个初次谋面的僧人这份尊荣,可见对其多么看重。

然而玄奘似乎并不了解这番话的分量,对于皇帝陛下的提议,他竟然再次辞谢:“多谢陛下厚恩。只是玄奘远道归来,兼有寒证旧疾,身体不适,恐不堪伴驾。”

“身体不适?”李世民奇怪地看着眼前的僧人——确实有些瘦弱,面容也略显憔悴苍白,大概是这次觐见的时间稍微长了些吧。

但怎么说也是走过了数万里路,只身跨越雪山沙漠,从东土到西天,又从西天回到东土的人。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人即使不是神佛,也已经差不多了。居然说什么有病不能伴驾,这托词也未免太随便了。

皇帝鹰目中闪过一抹怒色,语气倒还算平和:“法师西行时,路程何等艰难,尚且能够孤身远游。辽东与天竺相比,不过咫尺之间,且有大军保护、粮草供应、车驾随行,法师却说什么身体不适,这借口好像不那么高明吧?”

很少有人相信玄奘是真的有病,对此他也不想多做解释,只得说道:“陛下统率六军之师讨伐乱国,此行必有牧野之功、昆阳之捷。玄奘一介沙门,不懂战事,无从相助,只会白白虚耗钱粮,自己都觉得惭愧。况且兵戎征战之事,律制不得观看。既然佛有此言,不敢不奏。还请陛下容谅。”

这话说得甚是恳切,听着也有几分道理,但是摆明了承认前面所说的“身体不适”是托词了。

至于佛家戒律不得观看兵戎战斗,这话在李世民听来简直就是一句笑话!自古以来,观看乃至参与兵戎战争的僧人还少吗?当年的佛图澄大师不就一直跟随在四处征战的石勒、石虎身边?更不要说少林武僧还曾帮他这个秦王对抗过王世充呢。

凡事可一可再不可三,何况对方是个皇帝,玄奘接连三次拒绝他的提议,在场的官员、内侍、宫女们的脸色都有些变了。

李世民难得地没有生气,或许他已经习惯在这个僧人面前碰钉子了。再说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这三个提议在一般人看来都是殊荣备至,恩宠只在探手之间,实为世人梦寐以求之事。玄奘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简直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拒绝名利。

这么一想,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他的风骨和韧性。

“法师方才说,你愿毕生行道,以报国恩。那么,你准备如何来报国恩呢?”

玄奘立即答道:“请陛下准许沙门选派高僧硕德,在嵩山少林寺设立译场,翻译佛经。”

“原来这才是法师真正想做的事情啊。”李世民目不转睛地盯着僧人,声音越发显得低沉难测。

玄奘没有回答,双眸微微低垂,似乎是默认了。

“法师拒绝为朕写书,拒绝还俗为官,拒绝陪朕出征,一心只想着翻译什么佛经,难道就不怕朕一怒之下,将你带回来的那些破树叶子付之一炬吗?”

这话说得甚是轻柔缓慢,玄奘却霎时间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虽然为保险起见,他带回来的那些经书都抄有副本留在于阗,虽然取经于他而言也绝不仅仅是将那些有形的经书带回大唐,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与奉行,虽然那些经书中的绝大部分他都已经倒背如流,但是,他仍然不希望发生毁经的事情。

他踌躇片刻,低声道:“陛下不会这么做的。”

“哦?”李世民浓眉一挑,“法师何以如此肯定呢?”

“陛下若有此心,就不会容许梁国公为玄奘举办迎经式了。”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是啊,朕听说那一天,整个长安城是万人空巷,场面壮观之至啊!”

玄奘隐隐感觉到皇帝语气中的不善,因而没有接话。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是,你发现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另一个人的手中,无法反抗、无力挣脱。而这个人的思想又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一旦与绝对的权力联系在一起,足以令人胆寒。

玄奘知道自己必须倍加小心,否则稍有不慎,则不仅大愿难成,还有陷入王难之虞。

同时,他也在内心询问自己:究竟是哪个环节做错了?原本越来越融洽的气氛怎么突然间就变得僵硬了呢?

他暗暗往前追溯,发现是从皇帝提出要他写一部西行纪事开始,他接连拒绝了皇帝三次;如果再往前追溯,长安百姓对他归来的巨大热情估计也让这位大唐天子心生忌惮……

玄奘抬起头,静静地注视着他的君王,而李世民也在注视着这个传奇的僧人。四目相对,一对利如鹰隼,一对幽如深潭。

终于,皇帝长叹一声,转换了话题:“法师为何选择少林寺?是希望那里的武僧保护你吗?”

“沙门并非此意。只是尝闻那嵩岳之地远离尘嚣,泉石清幽,少林寺又是当年菩提留支三藏译经之所,至今尚有译经台存世。沙门心中仰慕先贤,期望能在那里获得加持;再者,那里也是大乘瑜伽行派的祖庭,无著与世亲二位菩萨的著作曾先后在嵩岳之地翻译出来,传播至整个中原,影响甚大。”

“恐怕还有第三个原因吧?”李世民的身体微微倾了过来,紧盯着僧人的眼睛道,“法师是想远离长安,摆脱朝廷和官场,也摆脱朕的控制。是不是?”

这皇帝果然是个人精,玄奘心中不禁感到有些不安。

虽然早知道回国译经必须以丧失自由为代价,但他还是想为自己争取一下,尽量与皇帝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但是很显然,他的心思被看穿了。而皇帝所说的“控制”二字,又令他苦笑不已:“陛下,玄奘只是一介沙门,为求清净,才选择山林做译场。况且,嵩山离京城也不太远。”

李世民连连摇头:“法师若是只想寻个清净的地方,又何须入山?在西京弘福寺里就很好。那座寺庙是朕为先母穆太后所建,禅院虚静,正适合法师译经。朕也可将此功德为太后祈福。”

说到这里,皇帝心中竟隐隐感到了几分痛快,让这个和尚也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倒不失为一桩快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能将玄奘控制在他的左右。

玄奘是个僧人没错,是个有才华、有名望的文僧也没错。但是,从他归国时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欢迎来看,他的威望未免也太高了。威望高便意味着影响力大,对于皇帝来说,这样的人通常都是极危险的。

玄奘不是个很顺毛的人,这一点,李世民早就看出来了。当年拒诏不肯担任庄严寺上座,不顾一切私渡出关,十几年后居然还敢携经归国,坦然面对当年下旨捉拿他的君王。初次面君又连续拒绝皇帝的提议,表明了不愿为朝廷所用,丝毫没有一个戴罪之人的自觉性。

所以在李世民眼中,玄奘一开始说的那句“专擅之罪,深感惭惧”的话,简直就是一句笑话了。

这样的人,如何能不提防?

当然,玄奘看上去也不是个有野心的人,有野心的人绝不会在皇帝面前这般违逆。他只是个虔诚的僧人,虽然聪明绝顶,细细想来却也有几分难得的单纯。

只不过,李世民的原则是从来不相信什么样的人有野心、什么样的人没野心这种鬼话的。在他看来,野心这种东西是有可能被某个人、某件事突然激发出来的。有没有野心不重要,有没有承载野心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人心是无常的。”这是李世民最相信的一句佛语。

所以他不能让玄奘入山,不能将这样危险的人物放入中原山野。而弘福寺位于长安城内,又是皇家寺院,与宫城仅一墙之隔,稍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能得报。

听了皇帝的提议,玄奘倒是轻舒了一口长气。

虽然入山的请求被拒绝,但皇帝毕竟同意他译经了,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多谢陛下,那么沙门就回长安去搜擢贤明,建立译场了。”

“搜擢贤明?”李世民咂摸着这句话,眼中闪过一点星芒,“法师华梵具赡、辞理通敏,自己就可以翻译,何须再找旁人帮忙?依朕之意,法师尽管自己翻译,笔墨文具一切所需,朕自会给你。人手多了反为不美。”

玄奘心说:我若打算自己翻译就悄悄回来了,还用得着费这么大劲儿来跟你周旋吗?

但是口中还得耐心解释:“陛下,译经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大批的人来协助翻译、校对、润色、誊写,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当年鸠摩罗什大师来中原弘法,于西明阁、逍遥园内组织译场,规模宏大,门人号称三千;便是那前隋时期,也有官办的翻经道场,同样是人数众多。”

玄奘说的这些,李世民当然也都知道。隋朝时期的译经馆,虽因时间短暂,只译出了九部经,其规模却不可小觑;至于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更是赫赫有名。便是李世民自己,也曾御驾亲临草堂寺,并题诗一首盛赞其功德:

秦朝朗观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

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

文成金玉知无朽,口吐芬兰尚有馨。

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只是,追忆古人是一回事,今人也想这么干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好比春秋时期以“养士”为佳话,唐人讲起此事来也是津津乐道。但若有谁真的在自己府上养上千把人,非被当成反逆抓起来不可!

当初张亮私养了五百个假子,李世民就说他反心已具,最终处以极刑。如今听玄奘这意思,竟是要在帝都长安聚集起一批人才。虽说都是僧人,目的只是译经,但仍然不能让皇帝感到放心。

玄奘回国对大唐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李世民毫不怀疑,所以他才命令房玄龄率京官出城迎接。但是此事的动静之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不能不令他心生疑虑。

李世民是个自信的人,这些年来,他自认为已经将大唐佛教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了。却不承想,玄奘刚刚归来,就激起了长安百姓的巨大热情!

更何况,这和尚明显有想要利用他的嫌疑。

朕还没有利用你,你倒先想着利用朕了!意识到这一点,李世民心中的不痛快几乎难以掩饰。

“法师需要很多人协助翻译,原无不可。”皇帝声音平淡,似乎听不出喜怒,“朕只想问法师一句,若非为此,法师这次是不是还打算私渡回国呢?”

玄奘目光一凝,惊讶地看向皇帝。

“不过,你想要偷偷回来,怕也没那么容易。”李世民的脸上仍是毫无表情,语气却已十分危险,“莫说今日的大唐已非昔日可比,就是长安百姓的热情,法师怕是也招架不住吧?”

说到这里,那双锐利的鹰目直勾勾地盯住眼前的僧人。

玄奘终于意识到皇帝的犹疑出自何处了,他略略松了一口气,再度合掌道:“陛下此言极是。长安百姓好奇心重,加之不了解实际情况,以讹传讹,说玄奘是从西天归来的,所以才会聚集起来竞相观看。此事虽不违《唐律》,到底妨碍法事,也有违佛门清净之意。所以,一旦译场成立,沙门恳请陛下派人守门,以防闲杂人员进出。”

李世民初听玄奘解释长安的沸腾是由于百姓的好奇心,只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辩解,心中大不以为然。而当他听到最后一句时,目光顿时变得犀利无比!

果然是灵明不昧、洞悉世情的高僧啊!朕正想着怎么才能不着痕迹地安排人到你身边,你倒先主动提出了要求!是终于明白前面得罪了朕,以至于要用这件事来做补偿,还是看出朕对你有所忌惮,干脆主动表明心迹,愿意接受朝廷的监控呢?

他盯着玄奘看了好一会儿,却见这僧人低眉敛目、神色平静,并无丝毫畏缩之意,也瞧不出什么端倪来。

皇帝棱角分明的脸上渐渐露出微笑,颔首道:“法师果然是个智者,此言实为保身之意,朕自当准奏。”

说这番话时,李世民虽面带笑容,却始终盯着玄奘的眼睛,显然,对这个僧人如此痛快地将自己置于朝廷的监督之下,皇帝内心还是有几分疑虑的。

玄奘再度欠身合掌:“多谢陛下。能让沙门安心译事,此举功德无量。”

他语意宁和,既没有因皇帝危险的语气而变得畏缩,也未带丝毫对抗之意。事实上,对于皇帝想要派人监视他的想法,他是真的不介意。

大唐对僧侣的监管原本就比其他国家严格得多,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选择回国就是选择放弃自由。

原本还想为自己再争取一下,这才提出去少林寺译经。但是这个请求被皇帝很干脆地驳回了,反而将他安排在离皇宫仅一墙之隔的弘福寺。这样的地方,即使皇帝不派人来,想要监视他这个僧人也容易得很。

既然已经放弃了自由,就不在乎再多放弃一点儿,自己主动一些,还可消除皇帝的疑虑。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在那烂陀寺,露形外道伐阇罗曾经给他做过推算,说他的寿命还有十年。现在已经过去四年了,不管那个家伙算得准不准,时光总在不停地飞逝,如何能不珍惜?

从踏上东归之路始,他的身体就一直不适,由于未加保护,西行时落下的寒证已日渐成为顽疾,时有复发之状。照这个样子,能不能撑过接下来的六年都未可知。

所以眼下他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抓紧时间译经。一旦译场成立,今生今世他都不会再离开,哪里还在乎皇帝派不派人监视他呢?

李世民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玄奘原本就是个闲云野鹤的游方僧,很少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可是现在,为了能换得朝廷对译经的支持,他竟如此轻易地拱手交出了自由。

这样的选择,即便是大唐天子也不禁为之动容。

带着这样的心绪,他终于同意了玄奘遴选高僧、设立译场的请求,并且大度地表示:“法师但有所需,皆由京西留守房玄龄酌办。”

玄奘总算安下心来,立即起身合掌,深深一揖:“沙门玄奘,多谢陛下圣恩。”

走出仪鸾殿时,玄奘感觉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这次面君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原本以为只要一个多时辰就可以结束,谁知皇帝的兴致如此之高,竟然从晨到昏折腾了七八个时辰!

他低下头,看了看渗出汗水的掌心,情不自禁地吐出了一口长气。

上一次掌心出汗是在什么时候?好像还是十九年前在凉州偷越城墙时吧,那时的他既紧张又无奈,大冷的天竟然出了一身冷汗。相比之下,这一次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心累,累到全身都脱力了。

跟皇帝打交道,可比当初的西行求法,还要辛苦得多啊!

不过他的内心还算轻松。虽然不容易,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至少达到了他的目的,还是值得的。

他抬起头,感觉头顶那片微蓝的天空就像他此时的心情,有些苍茫,又有些淡然……

而此时的仪鸾殿内,李世民还在质问长孙无忌:“辅机,朕让你说话,是要你帮朕劝说法师还俗辅政,怎么你反而给朕装傻,说什么天色已晚,要法师离去?”

长孙无忌起身奏道:“陛下息怒,臣只是觉得,让一个高僧还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臣若附和,会让法师以为,你我君臣二人联手逼迫于他,这样显得有些难看。况且陛下应该可以看出,玄奘法师不是个轻易就会动摇之人,一旦他决意不从,臣怕陛下会很难堪。”

李世民轻哼一声:“你觉得朕现在就不难堪吗?你的那点小心思朕还不知道?难不成是怕他入仕会妨碍了你?”

“陛下说笑了,玄奘法师乃是世外高人,如何会妨碍到臣?臣也绝无此意。”

李世民轻轻一笑:“辅机呀辅机,朕知你一向才华出众、做事果断,就是权力欲太强了,这胸襟气量还需再放开些才好。”

“陛下说得是,臣明白了。”长孙无忌说到这里,便不再多做解释。

李世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再继续纠缠下去,而是将身体稍稍向后靠了靠,面上露出几分疲惫的神情。

“这几年,很多老臣相继故去,像陈叔达、温彦博、褚亮、王珪,还有魏徵……唉,这朝堂之上是越来越冷清了。如今朕要出征辽东,却只能让玄龄留守长安辅佐太子。可是玄龄已年过花甲,老迈多病,多次上表恳求致仕,朕都没有答应。其实朕甚是担心他的身体啊……如今我大唐正值用人之际,朕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有用之人……”

这番话说得苍凉悲痛,殿中诸人也都不禁黯然神伤。

“朕要经略西域,却有很多地方都不熟悉,即使派了使臣前往那些国家,也难做到全面了解。难得突然冒出这么个僧人,孤身一人从那一带经过,居然能了解那么多的情况,朕都觉得这是上天在帮朕了……”

长孙无忌道:“陛下说得甚是。玄奘法师乃是得道高僧,西域各国都对他推崇备至,自然毫无隐瞒。”

“是啊。”李世民点头道,“他所了解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最难得的是眼光独到,能注意到旁人注意不到的事情,而且记性还好得出奇!再加上他在佛门和西域各国的影响力……这样的人,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岂不可惜?”

大殿内一片寂静,就连李世民自己也明白,如果玄奘是那么容易被诱惑的人,早就被麹文泰留在高昌了,又哪里会有如今的求法高僧?

这样思忖了一会儿,他不禁叹了口气,转向唐俭:“唐卿啊,还记得前日朕问你的话吗?”

“记得,陛下问臣对玄奘法师的印象。”

李世民点头道:“卿当时说,他好像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呵呵,朕当时总觉得这句话很难想象,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卿是对的。”

唐俭谦逊地说道:“老臣眼拙,如今陛下也见到了,您觉得法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此人安静练达,博学而不迂阔,出世而不厌世,洞察世情却又超然物外,而且无视名利,无视生死,实非一般人也。”

这样的人我能驾驭吗?能让他为我所用吗?李世民的心底突然升起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能得此人参与朝政,无疑会对朝野产生良好的影响。可是,如果不能呢?我该如何对待他?

玄奘回到鸿胪寺里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又见到了唐俭。

“法师胆子也太大了,怎么敢当着圣上的面拒绝他的提议呢?就连下官都替法师捏着一把汗呢!”唐俭忍不住抱怨道。

玄奘怔了一下:“拒绝圣上的提议?沙门没拒绝几回呀。”

“你还打算拒绝几回?”唐俭几乎要崩溃了。

玄奘道:“沙门并非有意要拒绝的,实在是圣上的提议让人难以接受。他居然要玄奘还俗从仕!檀越,你会劝一个初次见面的比丘还俗吗?”

“我当然不会,可他毕竟是当今皇上,想起什么就说什么了。法师,你不能拿他当普通人看待呀。”

玄奘奇道:“沙门怎敢拿圣上当普通人看待?若是一个普通人,初次见面就劝玄奘还俗,玄奘一定会反劝他出家的,看看究竟谁能说服谁。正因为圣上不是普通人,玄奘才没有这么做。”

听了这个回答,唐俭顿时呆立无语了。

玄奘这次面圣,是准备了礼物的。进殿之前就由内侍接了,收入内殿。玄奘离开后,李世民自然要过去看看,想知道这个才智卓绝的僧人都给他带了些什么新鲜玩意儿。

去年戒日王的使团过来,带来的礼品就很丰盛,而这次跟随玄奘东归的各国使团也都有珍贵华美的礼物奉上。李世民虽然很高兴,但是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今的大唐四方来朝,身为“天可汗”的太宗皇帝也变刁了,寻常俗物早已引不起他的兴趣。

这和尚会送点什么新鲜异物给朕呢?该不会是那些写满了天书的树叶子吧?朕可不稀罕……进入内殿大门时,李世民还在这么想。

殿中长案上摆放着四只精美的檀木箱子,每一只大约有四尺长、两尺宽,深褐色的箱身显得格外优雅。

“这里面是什么?”皇帝随口问身边的内侍。

“奴婢不知。”内侍低着头,恭恭敬敬地答道,“法师当时是用两匹马驮着这四只木箱,说是献给陛下的。奴婢们领了陛下的旨意,直接接了,送入内殿。没有开箱,也没问是什么。”

“哦?打开看看。”

“是,陛下。”

内侍奉命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其中一只打开。

只见里面是一幅精致的织物,叠放得整整齐齐。内侍将其取出展开,李世民只觉得眼前一亮,竟是一件由各色宝石镶嵌而成的挂毯!有砗磲、玛瑙、翡翠、紫晶、黄玉、夜明珠……足有数万枚,且多是中原没有的宝物。

在中原,宝石一向是稀缺难得的,因此自古就被认为是神物,是天命王权最高利益的神灵牌位,同时也是富贵与权势的象征。

来自西域及南海诸国的使节团都知道中原皇帝的喜好,因而进贡时总会带上几块天然宝石,以投君所好。包括这次同玄奘一起从印度各国来的使节团,也是如此。

但使节团带来的毕竟数量稀少,像这般以上万颗天然宝石组合成画的,还真不曾见过。这些宝石色彩斑斓、纹理精致,被虔诚的匠人们精心搭配,巧构成一层层的立体图画。由莲花图案、佛像和梵文交叉组合,最终形成一个一丈见方的巨大的立体梵轮,显得神秘庄严又浑然天成,以至于见多识广的大唐皇帝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真美啊……”他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欣赏了好一会儿,他才示意内侍打开第二个箱子。

箱盖一掀开,一股辛芬的气味便扑鼻而来!只见箱中整整齐齐码放着数十只小木匣,匣内装着各种香料,其中皇帝认得出来的就有沉香、丁香、龙脑香、薰陆香、紫藤香、郁金香、安息香、苏合香、玫瑰香、广藿香、青木香、降真香……还有很多认不出的。这些香的形状基本上就是原本的状态,比如香片、香草、香粉、香末、香露等,一时间,整个大殿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

李世民看得惊叹不已:之前天竺各国的使节团也带了香料来,但大多是那种烹饪和酿酒用的辛香料;而玄奘带来的却是各种奇异的焚香和熏香,显然是供佛用的。不过,大唐的皇室与士族们却更喜欢用它们燃香熏室、添香沐浴、香露熏衣……当然,也可以煮茶和入药,这些都是他们的最爱,单是闻着这股味道,就已经让人如醉如痴了。

与前两个箱子的富贵庄严和香气扑鼻不同,第三只箱子里却是一个个很不起眼的小麻布包,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蔬果干和种子。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来:“想不到法师还会带土特产来,朕还以为他不食人间烟火呢。”

再看第四只箱子,里面装了六匹色彩鲜艳的织物,不是丝绸,但是看上去十分精细。旁边还有一把黄白色的纤维状的东西,外加几包种子。

“这该不会就是白叠布吧?”望着那色泽优雅、质感细致的织物,大唐皇帝十分好奇,他走上前,伸手欲摸,却被内侍拦住了。

“陛下小心。还是奴婢替您拿着吧。”

你又不能代替我的感觉。李世民心中腹诽,却也知道对方是好心,于是点头道:“收好,待朕回头问过法师再说。”

他的脑海中又闪过那个僧人的形象——容止若思、神圣安详。这样的人精心为他准备的礼物,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不起眼,他都觉得有必要关注和了解一下。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愿毕生行道,以报国恩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