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说:不要让觉悟的火花被业风扑灭

上根修大印,光明自显时,安住子光明,忆持本元心。

不动也不摇,静候母光明。光明自显时,滴水入海中。

诸相隐没时,割断贪爱憎。宽松行者体,坦然行者心。

勿执勿造作,安住明空境。母子相认时,成就双运身。

三现分之后,光明现起时,当要恒安住,自性本元心。

死光明现时,心气融中脉,息灭诸戏论,显无云晴空。

行者临终时,可修入空法,安住于空性,一心观明点,

明点融空乐,契入光明印。大印可成佛,解脱证法身。

便是未修者,如法亦成功。

或是长久地,安住于光明,大智双运身,利济诸有情。

三界之妄念,全部被截断,更以双运身,慈悲济众生。

上根之人能够安住于本元心,不动不摇,且能将光明化为道用,窥破各种景象之虚幻,这与梦境光明的原理相似。再者,今生的分别心已经消亡,下世之分别心尚未生起,这一安住于本元心、毫无分别烦恼的空当,正是融入母光明最好的良机。

在“临死八相”的过程中,当现(白道现)、增(红道现)、得(黑道现)三相出现之时,息灭贪嗔痴就会出现“初中阴”,此时上根者应断除爱憎之心,放下一切牵挂,在一片湛然空寂当中,放松,警觉,坦然,不造作,安住于明空之境,这便是子光明,也就是你修得的“道光明”。死有光明显现时,只管安住于道光明,便自然会实现“母子相认”,成就双运之身,达至佛地,证得法身成就。证得法身成就便是最究竟的解脱。

实际上,任何一个阶段,无论是生前,还是临终,只要你能安住于本元心状态,将空性智慧变成一种生命本能,然后融入母光明,实现子母光明会,就有可能得到终极解脱。所有的方便法门和仪轨,都是为了让你在认知本元心、真心之后,能够越来越牢固地保任之。所以说,得到真正的传承、教法与上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你生前必须亲近上师,只有与上师相应之后,才会明白什么是本元心,什么是真心,什么是明心见性。这是重中之重。认知真心和本元心之后,你只管安住于本元心、安住于真心状态,别的都不要理睬,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最好的修。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因为保任需要很强的定力,这定力就是你对自心的一种控制力。它是通过持之以恒、常年累月的训练得来的,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所以,有的人每天只愿意付出那么短短的二三十分钟,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持持咒,稍微再观想一下,便希望能够得到大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真的有大信心、大根器、大因缘,净信上师,得到加持,达成相应。保任需要很好地修定,没有定力,你那点觉悟的小火星,很容易被外界的纷纷扰扰吹熄:如果有人恐吓你,你会感到畏惧;有人触犯了你的权益,你会恼怒不已;看到心爱的女人,你就想亲近,对她身边的男人,你会心存敌意。那么,你还敢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能安心吗?如果你生前经常依法训练,定力已经非常好了,能真的安心,红尘中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动摇你的真心,那么,母光明出现时,你自然就会证得大光明。这时,各种幻境的戏弄、各种莫名其妙的妄心就统统消失在究竟智慧的光明之中。

所以,当你气入中脉,得到一种觉受与觉悟的时候,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熏修、安住和忆持它,让你的光明稳定、坚固。要是生前你能够很好地串习并保任它,临终母光明出现时,你就会像在他乡遇到故人一样,一眼就把它认出来,而且马上与之达成水乳交融。

需要注意的是,修明空的要能保持明空,修乐空的要能保持乐空,两者都不能流于顽空。关于顽空与明空、乐空的具体区别,我在此就不多说了,这应该是由你的根本上师向你口传心授的东西,他自会对你进行详细的讲解。

单纯的顽空生不起妙用。举个简单的例子,石头没有念头,它也是“空”的,但它证得了真心吗,它拥有智慧吗?没有。它遇到任何事情都没有一点点的反应。顽空就像冷水泡石头,不起任何作用。智慧是什么?智慧必须要产生实际作用,能帮助人们改变心灵,使人明白、快乐、自在。把人变成一块毫无反应的石头,这不是智慧,只是一种压抑。顽空就是这样的一种压抑,它仅仅是什么都不想。冬眠的动物也什么都不想,它们是智者吗?当然不是。它们的无想只是一种愚痴。顽空者即使懂得很多道理,那也只是知识而已,很难改变生命的本质。所以,我们一定要真正地证得空性,不能因为没有了情绪和念头,就满足了。再者,情绪和念头是一把刀,它可以杀人害命,但也可以切菜切水果。换句话来说,它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或“坏”。举个例子,写作时需要一种情绪,绘画时需要一种情绪,创作音乐时需要一种情绪,警察办案时也需要思考。我这里提倡的,是不被思考所缚,更不被情绪所缚,而不是把情绪和思考都视为致命大敌,惶恐地拒绝它们。如果你真正证得了空性智慧,就会明白它们不过是镜花水月,又何须亡命般的逃避?妙用是一种自由,你需要它时,它会像变魔术一样出现;它完成任务之后,又不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一点点涟漪和波澜,如此而已。

【附注7】笔者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介绍过“奶格五金法圆满次第”的临终应用,如上根临用:

上根于临终时,光明自显,证法身成就。

当寿尽时,有色等五蕴二十五粗入相和地等四大摄入相,其现于外者——六根识所依力入相:当眼识内返散灭(眼所摄色入声)时,眼开合力弱,乃至不能见物;耳识内返散灭(耳所摄声入香)时,即听不见外声;鼻识内返散灭(鼻所摄香入味)时,鼻即不能辨香;舌识内返散灭(舌所摄味入触)时,则舌不复能辨味;身识内返散灭入空时,则身之一切触觉丧失,身失光彩而现死色。

四大返摄之次第:地大融入水大时,肉身失其系着性,举身无力,鼻中出水,口角流涎;水大融入火大时,九窍干涩,口鼻干枯;火大融入风大时,身热消散,热气从上下往心间收摄;风大融入识时,全身气入识时,外、内呼吸俱断;然后识亦融入光明。当此之时,上根行者的白菩提明点(以水为自性),在顶轮上往下降至心轮,这时行者觉于外者(称外相),是似月夜之白茫茫相,觉于内者(称内相),是如烟雾状相,此即为“明相”现前,于此第一个刹那间(言刹那间者,表其时间甚短之意),无分别觉现,于一切境现空,依其力,当遣除八十种性妄中由瞋所发三十二性妄(此时即对仇敌亦不会生瞋)。

然后,位于脐轮处的红菩提明点(以火为自性),往上升至心轮,这时行者觉于外者,是如日出时之红光相,觉于内者为流萤相,此即是“增相”现前。于此第二个刹那间,无分别觉增强,于一切境现极空,依其力,当遣除八十种性妄中由贪所摄四十种性妄(此时即使极美之天女在前亦不会生贪)。

两明点到达心轮时,将不坏明点包合在中间,这时行者觉于外者是黑漆漆一片(但无普通人当生起的昏聩与郁闷感),觉于内者是无风吹动之燃灯满室相,此即是“近得相”现前。于此第三个刹那间,无分别觉更为增盛,于一切境现大空,依其力,当遣除八十种性妄中由痴所摄之七种性妄。

然后是气入中脉之征象亦明显现出(气前已入中脉,但无明显之征象,此时方有):外相如晨曦初现,内相如秋天无云之晴空,无边无中,此即为“光相”现前。于此第四个刹那间无分别觉最为显明,于一切境现一切空,八十性妄所有粗细分亦全部消融于法性光明中,行者得到大乐,且乐空不二。

此最后刹那显发之光明称死法性光明,亦称母光明、根时光明;行者修法所得之光明称道上光明,称子光明。根时光明与道上光明如母子相会般融合后,即得真实光明,亦称光明自现。光明自现时,行者最细气心所成之不坏明点,转成幻身胜乐金刚。(而幻身转为和合七支报身佛之速度,喻如投石击开之水又迅速拢合那般的快。)

普通未修行者与瑜伽行者死时之过程相同。

《智慧庄严续》中讲:“得证光明者,不历中有境,成利他色身,如如意宝珠。”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说:不要让觉悟的火花被业风扑灭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