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人生五大问题》,让末学对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前也想过这些问题,得不到答案时,也没有进一步追究。反正日子过得舒适,没有烦恼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了。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会联系到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连串的因因果果。
何为幸福?导师讲道: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
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态,没有正确观念面对生活,那么这个人过得是不幸福、痛苦的。幸福只不过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求罢了,得到了就幸福快乐,得不到便痛苦烦恼。其实,世上任何一种东西都是无常变化的,您得到了也只是暂时的一种满足感。这种感觉是非常短暂的,不仅稍纵即逝,而且还是相对的,有得必有失,有快乐就有痛苦。
苦是人生的本质,快乐只是对苦的一种缓解。苦就在于内心的欲望和烦恼无限的扩大,永无止境地任由它发展,不能安于现状,所以才会痛苦不堪。就像牙疼痛,疼得让人无法忍受,吃一颗止痛药,能暂时缓解一下,但药性一过,又痛起来了。如果您想根治它,那就必须把这颗坏的牙连根拔起,才能真正解决痛苦。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也是如此,唯有去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和烦恼,认清生命的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转迷为悟,超越痛苦。所以佛教特别强调自身的努力,同时要有智慧,有方法,所谓,以己为舟,以法为洲。末学能够加入修学,每天以法为乐,这是末学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是谁?一切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我的标签,就会产生我执,认为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于是就在乎,就执着,常常被这些喜怒哀乐和情绪所主宰,无法自主。可有没有想过,外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变幻无常、生灭不息的,连自己这么喜爱的色身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不能代表我,还有什么好执著的呢?这些道理谁都懂,可内心就是无法破除我执。
所以佛教提出的无我、不净观等等,都是帮助我们破除我执的方法。只要我们痛下决心,将遮蔽内心的妄执层层扫荡,把现有的错误设定逐步瓦解,认识自己,透彻生命的真相,把握前进之舵,才能成为生命真正的主人。否则,就是这个色身和情绪的奴隶,奔忙不休,耗尽生命,这是多么不值的一件事啊!
何为命运?命运是生命发展的规律,体现生命因果。不同的心行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也贯穿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掌握当下的心念,就掌握了未来的命运。习惯,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态度,是反复出现同样的想法、语言、动作。
说到习惯,末学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末学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就像别人所说的,直肠子,没有太多的心眼,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的,说话也不懂顾忌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善巧方便,容易触恼别人。同样的一句好话,到末学嘴里就变味了,所以,容易在无意间让别人受到伤害。每次犯同样错误,都一再忠告自己:既然知道自己的缺点,就不要一错再错了,应该练习着慢慢改进。虽然愿意改掉坏习惯,可就是没有恒心,前一秒说改,后一秒又犯。所谓积弊成习,积非成是,积习难改。
所以,当我们命运不好时,不要怨天忧人,抱怨这个对您不好,那个对您不公,一切都是由自己的不良心行、习惯和性格而导致的。
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来的,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不是一两天所能改变的。必须痛下决心,从改变心行程序做起。有能力改变心行,改变习惯,就有能力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