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学看到了导师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大慈大悲精神,认识到师父让我们通过标月的手指见月亮。此时,不会分享的末学,也不由自主地生起意乐布施之心。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地法布施,我们有缘度化的众生,就会长时间意念我们的功德和恩德。那么,作为闻法弟子,我们也要时常忆念导师为我们传法的无尽恩德,并且依照导师的言教如法传承修学,为自己以及众生种下菩提种子。
在《信仰与人生》这一课中,导师从六个方面开示了我们在人生中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学习,末学重新认真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人生观。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虽然只是一个过去了的片段,但是如果没有遇见佛法,没有建立正确的信仰,这种人生也会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如果没有信仰,就好比是人们为了谋生,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无依无靠,茫然失措。那么,在这个地方想打造一片天地,安家立业,可想而知是多么不容易。佛教信仰就是给我们带来了这种依靠的正能量,有了正确的信仰,我们才可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中国汉字是民族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语言交流工具,而是中国民族文化象征的载体。人生两个字,末学把它理解为投生为人,我们具有了一个瑕满的人身,那么就要具备做人的道德规范。而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基石,儒家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是仁义礼智信,而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是人天乘标准。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科技都发达先进的国家,如果没有建立道德观,缺乏做人的规范,就会如导师开示中所说的那样:终究会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事实上,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就是这种现状。经常有老人来寺院,和末学谈论家庭事,在家庭里面都是她们洗衣做饭,儿女却贪睡起得很晚,甚至还给脸色看。这种颠倒的事情比比皆是,看到她们内心充满抱怨,伤心倾诉,末学只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安慰及引导。还有我们吃的一些水果蔬菜等等,都用过一些特殊加工,成熟得特别快。这一系列的不良风气,究其根源,就在于道德的缺失,人们追求种种欲望的满足,不相信因果会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教对人和世界的认识,是基于人性论和因果观来确定道德的价值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佛菩萨一样,在因地上相信因果,舍弃一切恶行,努力不断地培养善心所,我们的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而祥和安定。
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为什么佛菩萨名号会永远长存,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众生是一体的,具有众生需要就给予无条件帮助但不求回报的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末学无比赞叹,做为佛弟子,自己也应如是发这样的心。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但是就如导师说的那样,从身边一人,十人,百人做起,不断把心扩大,每天不断的种好因好缘,不断修对众生的慈悲心。
佛教信仰不仅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同时也帮助我们开启本来的智慧。它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向内寻找的道路,由调心而安身立命,由修身而明心见性。在认识世间有为法是虚幻的基础上,让我们了解瑕满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以训练自己的心,看破轮回。通过禅修证悟空性,安住空性,认识真相,面对问题有超然心态,解决生死归宿。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我们能为社会留下历史贡献,为人们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正确信仰,给我们自己及众生留下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