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学习自他相换的次第,讲到自他是相待的缘起法,而非绝对的青色与黄色等。我们所修的自他相换是要突破两个障碍,一者突破自我的爱执;二者对一切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这让我想到了锁子和钥匙的一个故事。
锁子非常羡慕钥匙,所以它对钥匙说:“看你多好啊!每天都能陪伴主人到处去游玩,让我自己孤单单的留着护门看家。”钥匙不服气地说:“你在家里清风凉坐,多少舒坦啊!而我每天都得跟随主人出去多辛苦,你就知足吧!”两人不能换位思考,反而生起嗔恨忌妒。锁子就想:“等你进来开门时,我就把你折断,那你就不能跟随主人出去了。”结果它把钥匙折断,留下一半的残废钥匙,虽然不能出去游玩了,但主人留着这把锁子也没用了,所以就把锁子砸乱丢进了垃圾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利人就是利己,而害人的同时也是自害。自他相待而存在,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何要互相羡慕嫉妒,而不换位思考呢?人亦如此,我在学僧时代羡慕高高在上的法师,现在虽站在讲台上,却又羡慕除了学习,其它什么心都不操的学僧。一生都在羡慕中度过,为什么不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呢?学僧和法师也是缘起缘灭的相待法,虽然自己站在讲台上,同样可以换位思考,低下心来在她们身上学习各种知识,如此则一样可以回到学僧时代。因为学僧和法师也是假名安立,没学僧,何来法师,若无法师,学僧亦不成立。
既然因缘和合,大家聚在一起,那么我是先学者就假立法师一名,而后学者暂时可立学僧之名,其实同为如来佛子,各有所长,应互相学习,互相增上。古人云:“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何必执着那些假名,而废掉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呢?可知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条件,它是一切功德之源,每一位佛弟子都想成佛,可是就因无始的串习放不下,时时刻刻执着自我,而轻视或忌妒他人,故进入了一切衰损之门,认不清方向则解脱无望,所以我等应将原有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倒过来,就不会象无知的锁子一般害人又害己了。如果锁子心量够大,无有忌妒,也无任何条件的帮助钥匙延长寿命,自然也就在延长自己的寿命了。
但是,颠颠倒倒的无明众生,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修行大师,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被外境带跑了,瞬间都变回了普通人。怎么能像智者一样劝诫别人,像却又傻子一样折磨自己呢?实在是可怜至极,我一定要在这方面下一番真功夫,在执着自我方面将它视为怨和仇敌;在修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方面,将它视为修道的工具。这个工具不能白白浪费,必须要让它为我带来佛菩萨的智慧成果。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