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要喝就喝无心茶

著名的一休禅师有一个叫珠光的弟子,他有打盹的习惯,因此经常在公共场合中失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珠光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开始喝茶。这样做果然有效,而珠光也因此渐渐喜欢上了喝茶。在他看来,喝茶是应该遵循一定的礼节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珠光创立了“茶道”,并享有“茶祖”之誉。

有一天,一休禅师问茶祖珠光:“你喝茶时用的是什么心态呢?”

珠光答道:“我为健康喝茶。”

一休禅师又问:“赵州禅师对向他请示佛法大意的学僧说‘吃茶去’,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珠光默然不语。

接着,一休禅师让人送来一碗茶。珠光刚刚接过茶,一休禅师便将珠光手上的茶碗打落了,而珠光一动也没动。不一会儿,他向一休禅师道谢,起座要离开。

一休禅师叫道:“珠光!”

珠光回头道:“弟子在!”

一休禅师问道:“茶碗已打落在地,你还有茶喝吗?”

珠光两手做捧碗状,说道:“弟子仍在喝茶!”

一休禅师不肯罢休,追问道:“你已经准备离开此地,怎可说还在吃茶?”

珠光诚恳地说道:“弟子到那边吃茶!”

一休禅师再问道:“我刚才问你喝茶的心得,你只懂得这边喝,那边喝,可是全无心得,这种无心喝茶,将是如何?”

珠光沉静地答道:“无心之茶,柳绿花红。”

于是,一休禅师大喜,便授予印可,珠光完成了新的茶道。

禅宗大师告诉世人,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意思是,忘记了住,才是真正的住。珠光的无心之茶也是此意。

所谓无心之茶就是清凉之茶,平静之茶,指的是内心平静,因为平静,心就仿佛不存在一样,即为无心。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追求一个无心的境界,也就是平静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后,便可专注于事物本身而不去想其他的。那时候,自然能够做出最好的成绩来。

不系身外物

一个云游的高僧送给至诚禅师一个漂亮的紫砂茶壶,至诚禅师非常珍爱这个茶壶,每天都要亲自擦拭。打坐之余,便会亲自用紫砂茶壶泡壶好茶,品茶参禅,静心修佛。

有一天,禅师与远道而来的高僧交流佛法,留下一个小和尚打扫禅房,小和尚擦拭师父珍爱的紫砂茶壶时,想到这是师父最珍爱的东西,不禁十分紧张,害怕给弄坏了。结果因为过分紧张,竟失手将紫砂茶壶摔碎了。小和尚自觉闯了大祸,于是战战兢兢,捧着碎了的紫砂茶壶,背着藤条,跪在佛堂里,等待禅师归来后,接受处罚。

至诚禅师回来后,了解了情况,然后扶起小和尚,淡淡地说道:“碎了就碎了。”

旁观的小和尚不明白:“师父不是很珍惜这个茶壶吗?为何茶壶碎了却是满不在乎的样子?”

至诚禅师说:“茶壶已经碎了,后悔有什么用呢?后悔能让茶壶复原吗?既然如此,何苦沉浸在后悔中,得不偿失呢?而且,茶壶再好,也不能因为它而去责怪身边的人啊!”说罢依旧闭目参禅。

茶壶再好,也不过是一个用具,没了也就没了,如果实在喜爱,再去买一个来就好了。而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身外之物,去责罚身边关爱我们的人,才是最大的不当。

身外之物,给我们提供的仅仅是方便,身边的人,给我们的才是真情。不要让方便挤占了真情,不要因为在身外物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冷落了朋友、亲人。别人给我们的情才是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它好过一切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要喝就喝无心茶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