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法义是哲人与高僧的对话: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哲学如何静心、人性和佛性、利人和利己、同情心到慈心、认识人性的意义,从九个方面讨论,与时俱进、抓住热点的同时,又和哲学佛学探讨的问题联系起来,既前沿又永恒。
导师以佛法智慧开示:人类不断向外寻求,永远都找不到出路,人类不能用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只有向内寻求,认识到心的本质,才有能力了解无限的世界。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哲学与佛教都有“小我”、“大我”之说。“大我”,是要解决个人与团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小我”,是指认识个人的独特性,实现自我的价值。佛法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这个生命现象不存在了,而是要纠正“自我”以往固有的错误观念的设定。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外在的一切身份、相貌、想法、情绪能代表我吗?如何才能摆脱错误的观念?那就要从内心寻找,揭示我们自有本具的灵性和觉性。心本来像虚空那么广大,可是被烦恼设定了,心变得非常渺小。我们学佛的目的,最终就是要做自己的主人翁,所以要把设定打开,不要被贪瞋痴烦恼所控制。
在佛法修行中,特别强调如理思维的重要性,四法行: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行法随;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修学次第:闻、思、修;修学要领:信、解、行、证;五位加行:修、习、四、寻、思。依此修学,倘若能以智慧去观照,時時保持正念,守护身口语三业,认清这些情绪不过是内心飘浮的影像,都是不良串习,就能将遮蔽内心的妄执层层扫荡,将现有的错误设定逐步瓦解。唯有透彻生命真相,我们才能把握前进之舵,成为生命真正的主人,不再被这些情绪成为操纵的傀儡。
末学現在最大的难题是不会写心得,不知道怎么写。每次写心得都是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很害怕分享,也没东西分享。我本来就不善言词,不懂表达,障深业重,智慧浅薄,这是导致不会的原因。好惭愧呀。
“人身难得今己得,佛难闻今己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我们既然为人,又很幸运能够听闻佛法,所以更要高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佛教讲三世因果,其他宗教无此独特之处。末学认同佛法的生命观,不是“人死如灯灭”,认为没有灵魂。佛教称灵魂是“第八识”,今生生命虽然是父母给的色身,但真相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感召的,缘起于前世受五戒,并禀持圆满净戒之殊因,即所谓的“今世因,来世果”。佛门常道“今世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也正是说明三世因果。见证末法众生,惑多业沉苦长,都是无明在操纵。末学引佛经记载:正法時期,有许多比丘证四圣果(包括安居期间),从中证明,人能了道,解脱离六道轮回,所以唯有人身是所有生命中最可贵的。
通过对智慧文化的学习,开发自己本有的觉性,看清六道轮回的真相,重新认知生命的终极意义,追求臻美至尚的人格,完善我们身口意行为,从而最终提升到最高尚的生命品质。这是得人身的现实意义和究竟意义,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心性,引导更多人正确认识佛法,走出迷惑和烦恼,踏上生命的觉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