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情不重,不生娑婆

星云大师:常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从何处而来?佛经里告诉我们:人是从爱中来的!经上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根源。

长乐先生:所谓缘分,就是遇见了该遇见的人;所谓福分,就是能和有缘人共享人生的悲欢。缘在惜缘,缘去随缘。所有生命,都源自一段充满活力的爱情故事。怀孕,看似人类最为简单的任务,却是最为复杂神秘的系统工程,因为怀孕的过程充满着神秘莫测,蕴含着很多连目前的现代科技也无法解读的奥妙。爱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独有的妙药,很多问题因为它而不再成为问题。同时,它也是一味毒药,很多问题因它而起。

星云大师:爱情是维系人间社会的一股力量。人既然是由爱而生,就不能离开爱。佛教不反对正当的男女之爱、夫妻之情。但爱也有不正当的,不正当的爱,爱得昏了头、乱了方寸、迷失了方向,不知天高地厚,再怎么美好、浪漫,都会出问题。有了慈悲,若能再有智能为导,则在爱情的路上,必能慎选绿灯通行。否则,“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稍有不慎,必然沉沦苦海。

长乐先生:现在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社会新闻,情爱的结果不是毁容就是毒杀。相爱中的男女,爱恨交织并不鲜见,因爱生恨也不偶然,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吧!但是,仔细看,自杀或是杀人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爱的缺乏。生命尊重应从爱开始,爱是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根源。为情爱伤人、自杀等,都是不懂爱的表现。

星云大师:我看到这许多丑陋的事情发生了,总不禁慨叹:唉!众生实在不懂得情爱。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讲牺牲、奉献,至少彼此不能伤害对方。

《战国策》里乐毅说了一句话:“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意思是说:君子与人绝交了,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贞之臣离开了国家,亦不解释自己的高洁之名。

同样,有情人能成眷属,固然很好,如果不能,也要像君子一样好聚好散,不必翻脸成仇。一旦情感破裂了,彼此和和气气地离开,对自己曾经那么热爱的人,充满仇恨地丑化他、伤害他,甚至摧残他,这又是何苦呢?

长乐先生:自古情殇最难解。“爱”与“恨”是一对难兄难弟,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爱得不好,会成为恨。大师说众生不懂得情爱,佛教里对情爱的解读是怎样的呢?

星云大师:有的爱是“染污”的爱,有的爱是“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说,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住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使我们陷身黑暗而浑然不知;爱又像刀口上的蜜糖,为了贪尝那一点点甜味,我们可能有破舌丧命的危险;爱更像苦海,所谓“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倾覆灭顶。

长乐先生: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复杂、最微妙的一种情感。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真正的爱情既不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也不是纯粹的异性间的生理吸引。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爱情源于性,又高于性。爱情不仅源于两性间的自然吸引,更重要的,它是社会性情感生活的产物和要求,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体,这个辩证体是深刻的、有生命力的。

星云大师:感情虽然微妙,却是可以驾驭的。一要用智慧来领导感情。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用感情生活的人,生命是悲剧;用思想生活的人,生命是喜剧。

短暂冲动的感情令人盲目,一味滥用的感情不能长久。所以,人要经常自我反省:应该这样爱吗?是动之以情吗?爱得正当吗?

二要用正派来净化感情。情感得当,可以成就美事;用情逾矩,则可致偏邪。正派的感情,光明善良,引导人不断上进;邪恶的感情,只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掺杂爱恨情仇的情绪,恐怕就要招致祸害了。三要用无私来奉献感情。许多恋爱中的男女到最后感情出问题,原因就在于自私。只有出于无私、奉献,不是占有,不是欺骗,我为你好,你为我好,不计较、不比较,彼此信任,感情才能走得长远、显得高贵。四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感情就是爱,爱往往有局限,因此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要学习把对一个人的爱延伸到对家庭的爱,由对家庭的爱推及为对社会的爱,由对社会的爱扩大为对全人类的爱。

长乐先生:不是只有男女的情爱才叫作“谈情说爱”。其实,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之情都是情爱。爱的世界很广阔,我们不仅爱人类社会,比如爱父母、爱朋友、爱国家等,我们也爱植物,比如陶渊明爱菊花,周敦颐爱莲花。还有人喜欢动物,养猫、养狗、赛鸽。甚至有人喜欢矿物,收集各种奇石异物赏玩,更有人集邮、集火柴盒。爱慕有情众生固然是情爱,喜爱无情的草木也是情爱。

星云大师:我们应该有“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认识,才能真正发挥爱的作用。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不怨天尤人,必能为大众所爱戴,为社会所接纳。世间的痛苦和快乐不操控在别人手里,而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是自己幸福的决定者。我们若以爱心来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爱;我们若以愤懑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怒火焚烧的地狱。因此,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长乐先生: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把握感情。有首老歌唱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随分应该是把握感情最正确的心态。

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何谓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缘在惜缘,缘去随缘。

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适宜而为。人生的苦乐,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以美好的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以谦虚的心,检讨自己的错误;以不变的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宽阔的心,包容对不起你的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所拥有的;以平常的心,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以放下的心,面对最难的割舍。

星云大师:《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研读,三次讲说,深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的最好性格。

数年前的春天,我到荷兰弘法,信徒一定要带我去公园亲睹当地的繁花异卉,在不忍拂意下,我随缘同往,万紫千红展现眼前,的确美不胜收。我回想过去曾经参观过的法国巴黎罗浮宫、大英帝国博物馆、莫斯科红场、埃及金字塔……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建筑,在美的意境上或有差异,但美的价值是亘古不变的。偈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任沧海桑田幻化无常,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不变的佛心,春城何处不飞花?

曾有信徒问我:“为什么佛光山的别分院总是建在KTV、卡拉OK、理容院、夜总会的上面呢?”我笑着说:“因为天堂在上,地狱在下。”多少年来,这些道场有如红尘中的净莲,不知为多少都会居民种下得度因缘。

20多年前,慈庄、慈惠、慈容等赴日留学,临别时,我告诫他们:“尽可以随顺日本的佛教习俗,但中国佛教的僧装、素食乃至礼仪绝不能改变。”后来,他们不负众望,全身而返,载誉归国,并且赢得日本人的一致尊重。30多年前,我派遣心平、心定到台北学习焰口佛事,言明三个月为期,不料一个月不到,他们即学成回山。有人问:“为什么不在台北多留些时日?”他们回答:“当地信徒的佛事供养十分丰厚,生怕长此以往,断志丧节,所以决定速归,效命常住。”我常主张:佛教徒要化导社会,但不为社会所化。他们可说已深得“随缘不变”的三昧了!

反观社会上有些人因为一味随缘而失去宗旨,结果随波逐流,沉沦苦海,无法自拔;有些人则太过坚持原则,不能融通,反成执着,不但丧失人缘,也使事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唯有掌握“随缘不变”的方针,对感情不执不舍,对五欲不贪不拒,我们才能拥有和谐的人生。

长乐先生:一个朋友的儿子到我家做客,聊天的时候,他很苦恼地说:“我现在喜欢一个女孩,用尽一切办法对她好。请她吃饭或看电影,她也去了;送她礼物,她也收了,但她什么也没回报我,我现在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不是喜欢我。”

我问他:“你希望她回报你什么?”“我希望她也爱我啊!”我告诉他:“你这样也许永远得不到她的爱。爱情不是交换,不是你请我吃饭,我就要给你一个吻;不是你送我一份礼物,我也要给你一个惊喜。那是游戏,不是爱。”

男孩子很疑惑,又问:“那您的意思是让我不顾一切地去付出吗?”我说:“也不是。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幸福,不是从自己的欲望出发要求对方如何如何,连期待对方如何如何都是不对的。真正好的爱情关系是彼此理解、共同成长,只有一方投入而另一方不投入的爱情关系是不能长久的。”

男孩子沉默了一下,又问我:“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呢?”我说:“先看看你自己的心,是不是真的爱她,真的希望她幸福,而不是一味地想你想要什么。然后再看看她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如果你们俩的期待很一致,不妨大胆一试!”

星云大师: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很伤心地说:“那个人太坏了。”语未毕,泣不成声。我劝她先不要激动,有什么话慢慢说。她抽噎着说:“我在市政府机关里服务,有个男同事很爱我,我们相爱有一段时间了。后来,他的太太知道了,希望我和她的先生断绝来往,但我不能没有对方。我曾要求对方和我结婚,但他放不下妻子、儿女。既然不能和我结婚,为什么要玩弄我的感情呢?我觉得世间太不公平了,人心太虚伪了!”

感情的发生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事,但如果只知道责怪他人、埋怨社会,而不知自我检讨,人生怎么能幸福呢?

长乐先生:不论种族、年龄或地位,男人、女人都会骗人。我看过美国的一项调查,32%的男性和20%的女性承认自己曾在婚后不忠。蒂尔堡大学的助理教授拉默·乔里斯在一次研究中发现:一个人,权力越大,越有可能骗人。权力越大,人越自信。研究还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女人和男人一样,会有欺骗的欲望。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大学里的男生和女生,即便只是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权力感,也可能会和一个陌生的异性调情。

星云大师: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在一个家庭里,假如丈夫发生了婚外情,做太太的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痛苦,自我折磨;二是不甘愿,甚至产生报复心理。记得四十几年前,雷音寺举办佛七法会,有一位太太几乎每年都会参加。有一年佛七的时候,她又来了,见了我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说她险些就不能来参加佛七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丈夫金屋藏娇。我看她哭得很伤心,就说我有办法挽回你们的婚姻。她一听,追问我是什么办法。我告诉她,你的先生平时回到家里,你怪他对你不够好,但他到了“狐狸精”那里,“狐狸精”对他千娇百媚,他把“狐狸精”那里当作天堂,当然流连忘返。如果你改变态度,赞美他、体贴他,明知他要去跟“狐狸精”相会,还故意拿钱给他,替他拿鞋子、换衣服,慢慢地,他就会回心转意。你要用爱才能赢得爱,如果你怨恨,只会加速你们感情的破裂。

长乐先生:大师讲得有理,用爱才能赢得爱。有权势的男人往往压力比较大,要在高度的压力下有良好的表现,他需要肾上腺激素的不断冲击,一次艳遇,就可以给他提供这样的强烈感觉。加上艳遇对象的“千娇百媚”,婚外情也就不足为奇。

星云大师:异性相爱,是很难得的因缘,千辛万苦才结成良缘。夫妻任何一方发生了婚外情,从此因缘果报纠缠,难以清楚。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往往是第三者的加入。其实,除了第三者,男女双方就没有责任吗?总之,不能让对方满足最容易发生婚外情。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色情充斥,不知破坏了多少家庭,如《四十二章经》所说:“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

长乐先生:防小三如防贼,并不能完全杜绝婚外情。不管是男性出轨还是女性出轨,留住心才是唯一正途。与其眼睛朝外,练就私家侦探的本事,不如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提高自己的婚姻质量。婚姻也如花朵,美丽的、芳香的花朵自然留得住人,留得住心。与其费劲去摧毁别的花朵,不如浇灌自家的田。

星云大师:女人要让男人吃得好,留住男人的胃,自然能虏获男人的心。当然,做丈夫的也要赞美太太,平时买点布料或化妆品等送给太太。女人如果不会烹调、不会赞美,最好不要结婚。我们常说夫妻是对方的“另外一半”,你嫁的另外一半要的是什么?无非是要你爱他,要你对他好,你都不会赞美,怎么好得起来?因此,不会笑的要学习笑,不会说话的要学习说话,没有表情的要学习有表情。这个世界是个有色彩的世界,是个有笑容的、有音声的世界,要多多赞美!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情不重,不生娑婆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