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习佛法,你知道业是怎么来的,你就了解应该要如实地去承当它,甚至更进一步从发心忏悔中消自己的业,从佛法的修行中体会业性为什么是空!这样一步一步地着手用功,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比方说,我们现在这里念佛,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放下自己的执著,以一心一意的念佛声与佛相应,如同我们昨天解说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中“如母忆子”的方法,要真正做到“形影不离相忆深”,这样,功夫才能算上手!而且还要如此不断继续用功。
我们温习一下《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母与子”的比喻,是指我们的“心”要“法”不断地相应在一起,不要起心动念在妄想杂念中。如果能够这样持续用功,到了“可修法的自己”不见了、“所修的法”也不见了的境界,没有分别对待,所有一切相都停寂了,这时才算是真正和念佛的方法相应。
但是,如果只是在佛堂里会念佛,在禅堂里会参禅,一出堂后,一切就就走样了,这样就不对了!
念佛念到相应于法、一心不乱时,对于外界一切并不是不知晓,而是对境了了清楚,只是不起分别对待。例如刚才提到的那个故事,太太跟着别人跑了,做先生的人并没有说:“这个太太是我的!我这么爱她,她怎么可以对我做出这么不忠的事情?”如果这么想,就是一种很深的我恋、我爱、我见。
做先生的人,不但没有这种贪恋我执的思维,反而跳脱开来,认为当初娶这个太太,就是因为她是最好、最美的,现在别人能够欣赏她,表示自己有眼光!这个做先生的人,并没有陷入低潮,而是以一种智慧的态度来处理,跳脱出自我感情的层面,这么一来,就不会以自己据有、占有作为最主要考虑,而能够以包容的心来看待、对待,世界也因此宽阔了!
大多数的人,动不动就在种种自我的取舍上做计较,包括在座各位很多来参加打七的人,可能也想着参加后要能够获得什么,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有些失望。而且,在归纳失望的原因时,这些人不会怪罪自己不够精进,反倒是责怪旁边的人让自己分了心,或是别人睡觉鼾声太大害得自己睡不好,再不然就是蚊子太多等等。
我记得我在农禅寺带领佛七时,有一位菩萨就写纸条向我告状:“止静时,有一位菩萨使用计数器计数,一直哒哒地响,我一直听到“哒、哒、哒、哒”的声音,弄得我佛号都念不好!心也很烦躁,真是好苦!真想起来甩她两个耳光!我请那位菩萨不要按计数器,因为大家都是坐着止静,不要出声音,但那位菩萨看了我一眼,也不理睬我,继续哒哒地按下去,我真的好生气!气到快坐不住了!请法师一定要帮我解决。”
各位有没有遇过这样的情形?可能有。有些人不是用计数器,而是用念珠,好像怕别人听不见一样,把念珠拨得很响,这其实真的是一种干扰。虽然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摄心,但当大家一起共修时,就不要使用会影响别人的方式,这是一种礼貌,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但是万一,刚好有一位使用计数器的菩萨坐在你的旁边,你怎么办呢?既然有了这样的因缘环境,你自己就要想:“很好!这是我的逆增上缘。”念佛的佛号声是声音,计数器的哒哒声也是一种声音啊!既然水声、鸟声,都能成为佛陀说法的声音,那计数器的哒哒声,才真的是无分别的法音!
为什么计数器的声音是无分别的法音呢?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常常还是会起心,会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我念,好比感觉“阿弥陀佛好庄严啊!”,或认为阿弥陀佛能解救自己的困苦等等,所以我们念佛的心,其实是有所希求的。但计数器的哒哒声,不会让你起这种希求心,而且只要你专心听,不对它心生厌恶,也能做到摄心于一处,这不正是最好、最棒的修法助缘吗?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从这角度去思维、去下手修行,只会责怪别人一直增加对自己干扰,让自己的心不能安定。实际上,不是声音让你不安定,而是你的心起了分别,才让你不安定!
我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大家在共修期间,如果发现有某些声音好像障碍了你,让你不太舒服,不要一味地认为是别人在障碍你,而是要反观自己。你要清楚地知道,障碍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分别,本来没有障碍。来到这里共修的修行人,怎么会有人故意要整你呢?只是有些人已经习惯自己的修行方式,没办法放下而已。
就如同圣严师父所讲的“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既然他没办法放下,而我们也规劝、拜托他了,还是无效,我们就自己转嘛!我们就把那哒哒的声音,当做是没有文字形象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的无相,不是更直接、更殊胜吗?如果你的心能够这么一转,岂不是很好?你也就不会随着境转了嘛!
又例如被蚊子叮咬,如果可以的话,就点个蚊香或弄个蚊帐,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山不转、境不转的时候,你就自己转,就当做供养吧!古代佛陀都能舍身饲虎,我们这一点儿血算得了什么呢?佛不度无缘人,饮我血者,将来都会和我有缘!如果你能这样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甚至可以进一步去问:“痛的是谁啊?痒的是谁啊?”这么一来,又变成参禅了!这样是不是就能从境界里一层一层上去?这就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