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时刻,你就要请求佛菩萨,在你最失望的时候,在你自己觉得最黑暗的时候,给自己一个信心,给自己一个勇气,给自己一个指导,让自己能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并且能从中学习到为什么自己会在这里跌倒,进而能从跌倒中得到智慧;更有甚者,希望能透过自己跌倒所体会到的身心之苦,发出同样的爱心与关怀,去帮助也是这样跌倒的人。这么一来,跌倒不再是一种失败,从跌倒里所获得的反而更多!
当时,我觉得麦克阿瑟的为子祈祷文非常具有正面的思维与积极的力量,我们的忏悔就应该要这么正面积极。忏摩就是祈求佛菩萨,随时能在自己失掉对自己的信心时,给我们一个力量。而不是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在佛菩萨面前忏罪了,就祈求佛菩萨能帮我们把罪业都消除,自己以后也应该就没有这些业障阻碍,也不会遭遇许多的灾难困苦。并非如此!忏悔应该是让自己能真正面对自己,使得自己日后能更有勇气去承当。
当你一面向佛陀跪拜时,是要向他承认弟子犯下了这些过失。有些过失是在自己尚未修学佛法、不懂道理时所犯的,懂了道理后,因为受业力所牵,八风一吹时,自己还是跟着动,甚至还随风起舞,所以可能还是继续犯错。纵然如此,看似无可救药,但我们仍然祈求佛菩萨,在自己感到最绝望、最黑暗之时,能作为自己生命的导引,成为自己生命的一种力量!
以这种方式来向佛菩萨忏悔,我觉得真的非常好!我希望等会儿我们做忏摩时,你们能按照经文来观照、反思自己。例如念到“往昔所造诸恶业”时,就要去想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过失。有些人可能想不出来自己以前有造过什么恶业,当你想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想,只要很虔诚地念,并很虔诚地感动,这样就行了。起码听到别人念出来的声音时,能从中获得感动,甚至自己念出来的声音,也要能感动自己和他人。拜忏是要发自内心的一种诚恳。如果想不出自己的过失也没关系。
下一句“皆由无始贪瞋痴”,意即所有的过失都是从贪嗔痴而来的。念到这句时,能自我省思之处应该就比较多、比较清楚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过堂吃饭时,排在后面的一些人常常会碎碎念:“前面的人怎么都这么慢啊?慢吞吞的!也不快一点,害我们等这么久!”不然就是说:“前面的人打了那么多的菜,排在后面的我们都快吃不到了!”你们在打菜时,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自己被“贪念”带着跑。等到真的没有菜的时候,又会开始念:“前面那些人,都是饿鬼来的!”这下子,你又变成“嗔”了!
其实我们不会让大家没菜吃,或让大家不够吃,厨房还是会拿别的菜出来,只是桌子这么小,有时候没办法全部都放上来,所以只要等一下,厨房就会端出其他的菜来了。而且,就算你真的没菜吃了,起码还有饭吃嘛!你就想想,人家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你应该庆幸一下,自己今天终于可以尝尝颜回之乐!不要只是在心里起分别:“怎么搞的,常住都不弄给我们吃!”
这只是个比喻。我们在生活中,身心犯下了哪些过失,自己是贪多了?还是嗔多了?如果自己真的因贪嗔痴犯了过失,就在佛前一面唱拜,一面忏悔。但也不是忏悔完就没事了,忏悔后,要从内心里建立一个积极的想法,要告诉自己下次一定不能再犯。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样会不会犯了妄语戒?如果下次又犯了怎么办呢?”不要紧,有戒可犯才是菩萨!只要你此时是真正虔诚地忏悔,就不要再担心以后的事,因为起码你这一念是用真诚的心来忏悔,而出了这次的忏悔后,如果自己很坚强,能够照着法来修,可能就有办法掌握住自己,但如果又掌握不住了,你自己就要想,毕竟自己还是凡夫,所以要常常多亲近佛,要常行忏悔,否则哪来“常行忏悔”这四个字呢?
有过失、没关系,你就忏悔。下一次再犯,再忏悔。但这不是指忏悔完后,同样的过失你就可以一犯再犯,这样没有羞耻心,当然就不对了!你每次觉得自己控制不住而犯了某个过失时,自己就要知羞耻,如此才能真正地忏悔。
昨天我跟一位男众义工去买东西时,他就谈起常闻法师的修行真的很不错。他说常闻法师有一次和菩萨众出去,结果这些菩萨有些行为不对,常闻法师指责了他们的行为。后来到了晚上时,常闻法师就向这些菩萨说:“对不起,因为我还年轻,佛法还没修得很好,所以对你们生气、发脾气,请你们原谅!”我相信你们听到这些话时,应该也会感到很窝心吧!真的是如此,何况法师骂的可能也有道理,只是我们自己习气太重,被骂时会感觉面子挂不住,然后会觉得:“你凭什么骂我?”
事实上,法师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他的方便善巧可能还没那么圆融。但我告诉各位,真正的禅宗不会使用圆融的手法,都是直接破你!哪里还跟你绕路?有理还三扁担,无理马上扁担三!哪里还会跟你多说些什么!
我告诉大家,愈是对我们无情、不讲理的,愈是高明的善知识!你们如果能在这种大德身边受到那样的教诲,我还要跟你说声恭喜!因为我们这一生,没有几个大德法师会这样对待我们!我不骗各位,真的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