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执著和发大愿
问: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说的“执著”是指执幻为实,具体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 “我”是指实有自性。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幻妄身认作自己的身心,妄执为我,名人我执。把一切事物、现象、观念、习气认...
问: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说的“执著”是指执幻为实,具体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 “我”是指实有自性。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幻妄身认作自己的身心,妄执为我,名人我执。把一切事物、现象、观念、习气认...
问:烧经或诋毁三宝有种种罪过,这个罪过是谁规定的?如果带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眼光看,有经文的纸和没有经文的纸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类似的,持诵佛菩萨名号会获得利益,不持诵或者不信佛就不会获得利益,既然佛菩萨是救苦救难的,那...
问:有人日日精进修行却始终放不下自己,因为始终秉持对往生净土的功利之心。为去往极乐世界而修行的人,与一位内心清澈善良,却没有机缘接触佛法的人相比较,死后谁去往净土的机会更大? 答: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根器敏利者,在真正出离心和菩提...
问:念佛时如何做到心静?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 答: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心咒又称为...
问:如何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呢?念佛做得到吗? 答:有关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在《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等经典中有详细阐述。我之前在《同生极乐国》这篇文章中也对此有讲解。简而言之,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具备往生四因并断除五无...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自己身上的不善行,从小到大,罄竹难书,说到明天早上也说不完,这些不善行确实在今天也对我产生了影响,我觉得自己平时也还算比较喜乐,但是想到这些不善行,我就觉得有罪恶,想到就要忏悔...
问:佛教作为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和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是不是有冲突?比如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佛教出家人自然就不能结婚生子,这个矛盾该如何解释? 答: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矛盾存在呢?佛教不强制要求所有信众都出家,佛陀的四众弟子既包括出家众也...
学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工程。学佛的过程,是生命从缺陷走向圆满的过程,是生命从烦恼痛苦走向解脱自在的过程,是从认识生命到彻底改善生命的过程。导师从三个方面对生命进行阐述。 一、认识的回归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建立幸福人生的保障。一般人的观...
当学佛成为时尚 问:如何看待现在学习佛法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 答:对佛法有兴趣,想了解,这很好。我衷心随喜。其实,即使不求解脱,而只想今生来世过得顺利快乐一些,从佛法中也能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学佛能让你更喜悦、更有智慧地生活。 然而这里要提...
问:戒定慧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答: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法的真谛。这是对修行莫大的误解。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