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门

第33页
皈依的基础: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学佛网
学佛成佛

皈依的基础: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学佛网阅读(1.35K)评论(0)

皈依的基础:只要对三宝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首先,皈依二字,皈是回归、还原之义,依是依靠、依止的意思。佛教的皈依指皈依佛、法、僧三宝。无始以来,我们妄想攀缘,逐念流转,苦海浮沉,无处依止,无处归宁,如今皈依三宝,即是以三宝为依怙、归向,在三宝的...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学佛网
佛说人生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学佛网阅读(697)评论(0)

平等: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众生以各自的业力而显现不同的生命形态,佛经上说,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形态各异,而同样是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有能力感受苦乐的一条条性命。轮回六道中的所有众生,上至天界,下到地狱,以及这之间的阿修罗、人、...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学佛网
佛说人生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学佛网阅读(880)评论(0)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条件,就去帮助众生;如果没有条件,至少不要造成伤害。 懂得缘起的道理,有助于淡化分别念,淡化人我的界线、区别。我们认识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众生的欢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为缘起。 这...

欲除痛苦,多念观音心咒-学佛网
佛法故事

欲除痛苦,多念观音心咒

学佛网阅读(1.56K)评论(0)

欲除痛苦,多念观音心咒 如果心诚,即使念得不对,也能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果心不诚,杂有懊悔、怀疑等分别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确,也无法与之真实相应。 对我个人而言,从小就对观音菩萨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也有极其强烈的信心。原因当然有多种,一方面是...

易嗔之人,就连亲人都厌恶他-学佛网
佛法故事

易嗔之人,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学佛网阅读(594)评论(0)

易嗔之人,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一个人纵有万贯家财、乐善好施,但若易嗔的话,连亲人都不愿依附他,更何况是其他人?因为嗔恼者如毒蛇,不时就会伤害别人,有谁愿与毒蛇生活在一起呢! 嗔恨,是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的一种排斥、厌恶。嗔恨可大可小,小...

佛法:生命回归-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法:生命回归

学佛网阅读(766)评论(0)

在学习生命回归的这一课,让我受益最深的是第一章节“认识的回归” 从小就常听长辈们夸奖我,说我会察言观色,父母听到这话也很高兴,我自己更是沾沾自喜,自我优越感也越来越强,觉得自己的感觉能够洞察到别人的需要,所以不管见到谁我都要观察观察,时间一...

学佛:生活中观察-学佛网
佛法故事

学佛:生活中观察

学佛网阅读(591)评论(0)

本节课导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造成我们生命痛苦的根源分别是:无名、执著、烦恼、造业、苦果。环环相扣又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缺乏透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才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观念与认识,黑白颠倒。由于无知又进一步产生执著,这给生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造下种...

学佛:念死无常心得二-学佛网
学佛修心

学佛:念死无常心得二

学佛网阅读(3.17K)评论(0)

对死无常的思维是为让我生起必须修学佛法,必须从现在开始抓紧修行,应放下一切专心修行的决定。对此检验了一下我的心行,显然没有达标。念死更多是让我恐惧死后的黑白业审判,倒是帮助我在面临对境时,脑子里多了一根弦,遮止了一些不善业;对修行多少也有些...

学佛:菩提心心得四-学佛网
学佛感应

学佛:菩提心心得四

学佛网阅读(3K)评论(0)

本节课内容:于他世不坏菩提心之因、犯己还净法。 “于他世不坏菩提心之因”,来世如何守护好菩提心,就是生命相续过程中,如何做到不离菩提心?(一是培养菩提心,二是能遇到菩提心的教法。) 于他世不坏菩提之因 《道次第》告诉我们,在未来世中能够不离...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十-学佛网
学佛成佛

佛法:百法明门论心得十

学佛网阅读(1.63K)评论(0)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心法的最后两识,即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这两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但是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两识我是比较陌生的,学了这一课才知道到,第七识它是生命染污的源头,因为它的定向非常明确,...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