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觉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时光飞逝如电,一去而不复返。从获得暇满人身,至命归黄泉,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 世人...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觉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时光飞逝如电,一去而不复返。从获得暇满人身,至命归黄泉,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 世人...
难得知足 现今有些人物质富足、生活奢华,却始终感觉不到快乐,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样的人,外在的环境再舒适,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意义。 只要心有满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讲过:“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
学佛:那么多的误解从何而来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第一次课,关于积极和消极,悲观与乐观的探讨,法师开示里拨云开雾,解开了佛教徒的第一层面纱。 回顾自己对佛教徒的认识,闻思法义,何尝不是对佛教徒曾经有深深的误解,为什么? 中文是描述性特别强的文字,...
说话算数 极度欢喜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
三种活法最快乐 “金钱要布施,爱情要奉献,名声要服务于众生,这样才会终生快乐。”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 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
学佛:积极践行佛法 本期法义是讲略示修法的第四部分:未修中间,主要讲在没有修行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从四个方面论述,守护根门,正知而行,于食知量,悎寤瑜伽。我们的心是相续的,有惯性的,座上和座下修会互相影响。如果平时散乱放逸不用心修行,那在座...
认识解脱与魔性 出家不只是身份和生活不一样,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佛陀当时观察,一切众生都受制于生老病死。于是他毅然放弃王位,出家求道,为了寻找一条超越生死的解脱之路。 当时印度的修行方法也很多,佛陀最先参访印度最著名的两位仙人修习禅定。佛陀...
当我们的身心正处在旺盛时期时,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阶段的充足力量去涉猎佛教以及世间的科学、人文知识,否则等白了少年头,那就只有空悲切了。年轻的知识分子们,如果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佛,则是最好不过的了,千万别像有些人,动不动就把学佛推到退休以后。...
关于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直以来,都比较注意陪伴孩子心性方面的教育,希望他能身心健康,平安喜乐,学得一技之长,以后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在社会立足,给社会做贡献。 但孩子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发脾气,又粘人,所以对孩子不信任。看别人家的孩子,有礼貌,能主...
学佛:真实的世界 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学习的是认识的回归,读的时候感觉真的是每个字都好有道理,连标点符号都出现的不早不晚,所以今天把整节内容又读了一遍才开始写启发与感想。 改变生命的品质从树立正见开始。因为无明,我们很难觉察到自己本身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