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迷惑时的判断:止于至善
长乐先生: 儒家讲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以看出,“定”是有前提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恐怕也是很多现代人产生迷惑的原因。 到哪里为止呢?是不是一看到别人设围墙,我们就失望离去呢?是不是...
长乐先生: 儒家讲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以看出,“定”是有前提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恐怕也是很多现代人产生迷惑的原因。 到哪里为止呢?是不是一看到别人设围墙,我们就失望离去呢?是不是...
长乐先生: 有时候,当我们标榜自己是爱国主义者的时候,也许应该先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爱国,到底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忠义至诚,还是一种排除异己的方法?是虔诚无私地奉献,还是肆意挥霍占有欲的挡箭牌? 星云大师: 《阿含经》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
我们是有多么深厚的福德,才能身体康健,生活不至窘迫,有闲情一起共同修行,很多人孽缘缠身,就像下三道的众生一样,没有时间精力想生活以外的事,一生飘零,随业流转。 也许我们仍然还是黑暗的星星,或者隐约散发微弱的光芒,我们可以选择止步于此,也可以...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晩课诵中的一首普贤警策语,它告诉我们,这一天已经过去了,生命也随之减少一天,就像逐渐干涸的水流中的鱼一样,水越来越少,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所以我们应当如...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从佛教的三世因果观念来看,今生命运好坏都是过去生所做所为感召来的。末学在没有学习《人生五大问题》之“何为命运”之前,还是认为人会被命运主宰,不能完全领会命运就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
说来惭愧,作为爸爸,我却一直很害怕带孩子打预防针。 想来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我自己对打针的恐惧;小时候体弱多病,记事起就经常被妈妈带去诊所打针,那时每次打针前都会特别地恐惧,有时甚至紧张到全身僵硬,以致于我会趁妈妈稍不留意就撒腿往外跑,这些记...
世界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世界和宇宙呢?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若是能开发出心性中无限的层面,自然可以认识无限。但强烈的“我执”,却使我们的心从无限变成有限,甚至是极为有限的一点点。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
修学理路是每一位学佛之人都需要了解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学佛之路应该如何走,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走?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场’上...
经过两个星期的休假,自己的各种迷惑和烦恼又开始严重起来了,之前天天闻思佛法智慧,能及时消除各种烦恼的小苗,可接连一两周不去学,没及时灌溉正食,自己又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中,又以很多的凡夫心去思考和做事,就会产生无尽的痛苦。 师傅说造成痛苦的根源...
我到闽南这边来,已经有十年之久了。 前几年冬天的时候,我也常到南普陀寺来,看到大殿、观音殿及两廊旁边的栏杆上,排列了很多很多的花。尤其正在过年的时候,更是多得很。 其中有一种名叫作“一品红”的(闽南人称为圣诞花,其顶端之叶均作红色,学名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