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学佛的路径更加清晰
对于自我、命运、世界真相、生命意义等这些人类永恒的困惑,佛法从认识心性入手加以解决。佛法认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像明镜那样,照见诸法实相。认识心性,可以让我们看清“我是谁”,让我们了知世界真相、解脱生死轮回、找到生命...
对于自我、命运、世界真相、生命意义等这些人类永恒的困惑,佛法从认识心性入手加以解决。佛法认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像明镜那样,照见诸法实相。认识心性,可以让我们看清“我是谁”,让我们了知世界真相、解脱生死轮回、找到生命...
学了《人生五大问题》这一课,我体会很深: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说起幸福,就联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真的幸福吗?在家的时候,有父母在就是幸福的。如今母亲离我而去,又去哪里找幸福呢?每天面对寺院事物烦烦恼...
若是死已至,随缘现场助。身躯冷透后,至少停一日, 方可浴更衣,切勿任意触。更勿送冰库,不打防腐剂。 亲人若施为,亡者陷寒狱。若恐其腐烂,燃香置冰块。 屋中可降温,不可近亡躯。若是有顺缘,争取医生助。 病房太平间,皆可成道场。 病人断气后,神...
佛教提倡,一个人患上绝症之后,就不要再期待奇迹出现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悲观,而是因为有时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种贪欲,它会让你忽略当下不该忽略的东西,会让你不能坦然,不能快乐,不得安宁,也无法及时处理许多该处理的事。所以,你只有放下,不要考虑别的...
意生身宛若水中影像,有根受想行识却无四大。 见父母和合而生贪入胎,结胎的感觉相异太多。 业力清净者觉胎藏是精舍,有的贪鄙有的期望。 旁生者多风雪雨驱赶,寻觅躲藏处才堕入胎门。 受生地狱饿鬼者多被狱卒解押,狱卒授记其业相续结生 他们大多在七天...
为了便于记忆,我在下面两节中,以道歌形式,对上边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强调: 当临死八相现前之时,有五蕴四大等返摄之相。 眼识内返时眼所摄色入声,眼之力弱不能见物。 耳识散灭时耳所摄声入香,你虽有外耳却听不见外声。 鼻识散灭时鼻所摄香入味,虽有鼻...
如晨曦初现,如无云晴空,细微分别意,此时皆消融。 此为死光明,又称最胜空。诸法皆空寂,我执更无踪。 无暇也无蔽,犹如大虚空。心识诸法界,已融为一体。 无中亦无边,子母会光明。此时当安静,远离诸恶缘。 恒住真心者,此时可解脱。安静更安静,亲人...
地大入水时,地裂山亦崩。身重不能动,土大往下沉。 举身无大力,口鼻亦流涎,内见如烟雾,体亦现沉重。 水大入火时,九窍呈干涩,内境有光焰,熊熊烁不定。 口鼻更干枯,身热渐消融,玻璃映日光,闪烁光不定。 火大入风大,体热收摄心。内境显现者,酷似...
若有牵心物,或当供师尊。或散于他人,对机施妙用。 莫使诸物累,成为堕落因。或说心头爱,善待诸亲人。 或忏以往过,或建立功勋。常行利众事,当下重塑身。 于诸幻观中,亲历诸中阴。达到无牵挂,坦然游中阴。 抛下诸尘累,了然一净身。 久久自成习,梦...
香巴有妙法,中阴成佛尊。今为众人说,妙用当下生。 常观身已死,已入中阴境。安住梦幻中,观生前诸行, 有无遗憾者?何事牵挂心?何事有遗憾?何事未尽心? 若有这类事,当即先达成。这是生命账,及时当结清。 香巴噶举中有很多关于梦境的修炼之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