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好你自己,不要老想着管别人
管好你自己,不要老想着管别人 在管理中,我们都是愿意要求别人,给别人制定种种的规则,要求别人这样,要求别人那样。但实际上,人家是不是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环境条件是否能够支持这些要求,我们不一定都想得很清楚。 有一个小和尚请教师公,应该怎...
管好你自己,不要老想着管别人 在管理中,我们都是愿意要求别人,给别人制定种种的规则,要求别人这样,要求别人那样。但实际上,人家是不是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环境条件是否能够支持这些要求,我们不一定都想得很清楚。 有一个小和尚请教师公,应该怎...
为什么任劳容易,任怨难 人被别人埋怨,心里不舒服,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内心有所求、有执着,执着于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 平时,我们承担事情、修行、学习、出力气、出钱,都不是难事,难的是受委屈,心里憋屈。有时候,你可能真的是为别人着想,但对方...
做事要在因缘上用心 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往往会忽视好的结果是靠好的因缘条件组成的这个道理。这样的思维模式,就导致了当不好的结果产生时,心会受到重创,产生痛苦,失去创造善因善缘的动力。 在世间,有的因缘是可以创造...
外在的伤害可能会带来“痛”, 心里的伤害才会带来“苦”。 所以,痛苦与否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心态。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吗 问:法师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求而不得作何解? 学诚法师:佛菩萨的加持,不是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帮助我们...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论典里,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把错误的闻法状态分为三类。 第一类,倒扣着的碗。 就是说,碗倒扣在桌子上,绝对不可能装进水。比喻我们不想听闻,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听闻。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
什么是贪?贪钱、贪地位、贪美色……凡是认为好的东西,就会生喜欢之意,想据为己有。这就是贪心了。 有贪心好吗?不好。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人连贪心都没有了,连追求心都没有了,那怎么去奋斗呢?其实,佛家认为的“奋斗”,指的是要向内心奋斗,除去烦恼...
对佛菩萨而言,“好好说话”与“好好听话”是一体的,是没有主客关系的,即没有你我。也就是说,好好说话是为了利人,好好听话也是为了利人,都不是为了利己;对菩萨而言,说话和听话都是说法利人天。 实际上,虽然“说”与“听”同等重要,但二者也有次第的...
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叫三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应该明了的三种智慧——闻慧、思慧、修慧。 生的这三大智慧中,第一个就是闻慧——听。 一个人有没有智慧,第一个条件,就是看你会不会听话。如果你不会听话,思慧、修慧,就无从谈起了。 对世间人来讲,...
有一位高中生给我留言:我生长在单亲家庭,有时听到同学的家长嘱咐同学尽量少和自己接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都不好…… 听到了这样的说法,这位高中生平时在学习中更努力,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尽量做得更好,但是心里还是很难受…… 还有一位网友说,单...
语言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我们会通过语言传递意义。这些意义有我们的情绪,有善,有恶,也有不善不恶。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人的心很有意思,非常习惯去解读负面的信息:一方面对方表达的可能确实有恶意,我们会执取、放大,然后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