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心得三
现实生活中,世人所追求的价值观不过是金钱至上和名利双收,而佛教所追求,所认为生命的最高价值是成就究竟的利益和安乐,也就是成佛。也许成佛对于我现世来说可能很遥远。但至少现在的我不会再想追求吃喝玩乐,买买买,享乐主义 。进班我也快两年了,我觉得...
现实生活中,世人所追求的价值观不过是金钱至上和名利双收,而佛教所追求,所认为生命的最高价值是成就究竟的利益和安乐,也就是成佛。也许成佛对于我现世来说可能很遥远。但至少现在的我不会再想追求吃喝玩乐,买买买,享乐主义 。进班我也快两年了,我觉得...
这节课再来看傍生苦和恶鬼苦感觉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身上是否有这两种恶道之因呢,我是否又能忍受这两种恶趣之苦呢? 傍生所受的苦来源于无明,我无疑就是一个看不清宇宙真相、看不清缘起的人、看不清生命中心的人,表现出来就是生活还是以吃好、住好、睡好...
惯性 婆婆接水,我问先生,记得婆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水的。先生说,之前用水塔的水,有浑浊。所以她开始在固定的时间接需要喝的水。后来水塔没了,铺新管子,水厂供水,现在还喝上千岛湖的水。但婆婆接水却变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之一。不再需要原因,只是惯...
法义: 一、 戒的自性: 内涵:防非止恶 心里特征:止息贪嗔痴心理引发的不善行为,无恶不止,无善不修, 圆满:克服一切损害众生的心理达到极致,持戒便可圆满,而不必是必须做到一切的一切众生都不被他人损害。 二、 差别: 1、 律仪戒:主要是防...
问:济公和尚喝酒吃肉,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法不是重心的吗?心里面有不就行了,你们佛教徒又何必天天磕头念佛这么在意形式呢?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面有佛不是也挺好的吗? 答:你能不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那么坐着,呆几分钟?...
问:佛教强调自律,那么还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纵容了恶吗? 答: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语意的恶劣行为。对神智正常的人来说,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识控制,所以远离意的恶业,身口业自然就会清净。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心、...
通过学习,我对信仰有了正确的认识,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的需求;清晰了解什么是迷信、什么是邪信、如何破除迷信、如何才能避免邪信;懂得如何看待信仰与理性、科学的关系;明白宗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的学习,对宗教有了进一步的认...
先学规矩磨心性 修学态度做到真诚、认真、老实了吗? 本课小组交流时,感觉每位同学都很精进,她们的发言都提前做了很认真的准备,分享内容也诚恳实在。其中晓月师兄的分享直接打到了我。他说;9年的三级修学,前3年都是在学规矩,就像以前的各行各业的匠...
学习此课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人是不是真的需要信仰,我想我的回答会是:是,人是需要信仰的。 此番回答乍一看,好像符合本课法义要求,没有什么太大冲突,但实则不然。 学习本课之前,我所称的信仰其实只能简单的概括为“人需要立志做个不错的人”,其内涵...
首先通过信仰与人生的学习,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信仰关注的是人生大事,告诉我们拥有健康的宗教信仰,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究竟归宿,净化心灵,建立道德规范,引领我们踏上古圣先贤的求真探索之路。 当我看到第3课的题目时,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