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语

第58页
学佛: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心得二-学佛网
学佛成佛

学佛: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心得二

学佛网阅读(1.88K)评论(0)

本课主要说明了痛苦产生的五大根源,以及摆脱痛苦的四种方法。 痛苦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无知,这里的无知,是指人们缺乏智慧的认识,无法透过现象去看清事物本质。也正因为这种无知,人们才会产生种种执著,生起烦恼,进而造业,酿下苦果。 因此,解脱痛苦的...

学佛:闻法-学佛网
学佛修心

学佛:闻法

学佛网阅读(3.16K)评论(0)

一、闻法的内容和重要性。 听说的规则是佛法的一个健康的传播,关系到正法能否久住。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态度去学习,再好的教法也不产生作用。听说规则主要分为三点,第一是听者的规则,第二是说者的规则,第三是共作的规则。 为什么唯有佛陀,才能够证得空...

佛法:心灵创造幸福心得三-学佛网
学佛修心

佛法:心灵创造幸福心得三

学佛网阅读(1.33K)评论(0)

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太以为然,因为觉得自己的人生没什么多大的逆境又怎么能说痛苦的放大器呢,每次读书会听到书友们的分享我甚至羡慕他们有好多人生阅历可以拿出来解决。这一次要格外的感恩师兄们给了我这个重新学习的机会,我发现并非我之前认为的那样,薄...

佛法:生命的回归心得二-学佛网
学佛修心

佛法:生命的回归心得二

学佛网阅读(2.07K)评论(0)

生命的回归 这一课导师为我们开示生命的回归,由于无明我的认识颠倒错乱。由于错误的认知、我的身语意造下种种恶业,使生命充满烦恼痛苦。所以我要从错误的认知回归正知、正见,从错误的生活方式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生命从迷惑颠倒,回归本自具足的觉悟本...

学佛:信仰与人生心得三-学佛网
学佛修心

学佛:信仰与人生心得三

学佛网阅读(860)评论(0)

什么才是完美的人生? 导师告诉我们, 要想拥有完美的人生我们需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对永恒问题,完善人格和文化艺术的精神追求;用缘起性空的智慧看待人生的超然心态;培养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大爱;找回沉沦于贪嗔痴里的自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正确信...

佛法:菩萨行之布施-学佛网
学佛修心

佛法:菩萨行之布施

学佛网阅读(1.31K)评论(0)

法义:广说菩萨行布施学处 1、布施的自性:布施:就是在我们的身心生起布施的心理和行为。 (1)布施的心里特征:是一种舍弃的心理,从发心到身语意业的行为的统一。布施是一种心理,不是物质。 (2)布施的圆满在于心行而不是客观上的圆满。,通过修行...

如果心愿没有达成-学佛网
学佛入门

如果心愿没有达成

学佛网阅读(1.17K)评论(0)

问:当一个虔诚的信徒殷殷许下的心愿没有达成,可能会对佛法生起失望和退心,怎样来说服他们坚定对佛法的信心呢? 答:闭上眼睛许个愿,然后希望再次睁开眼时,梦想就成真了,孩子们会这么想;而如果一个成年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愿望都必须实现,并且要无条件,...

佛法:精进、静虑心得-学佛网
学佛修心

佛法:精进、静虑心得

学佛网阅读(2.11K)评论(0)

我认识到精进的特点是对修习善法和利益众生生起勇猛之心,由此产生身口意行为,精进分为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所以我要调整原有对精进的错误认识,同时朝这三类精进的方向不断努力 我认识到要生起精进,首先思惟精进的利益、懈怠的过患,其次...

念佛圆通-学佛网
学佛入门

念佛圆通

学佛网阅读(959)评论(0)

问:往生极乐和明心见性二者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先追求哪一个? 答:这个问题,《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已经给出过答案。世尊请座下的大菩萨、大阿罗汉们讲讲自己都是怎样成道的,大势至菩萨就说:“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

死生与共-学佛网
学佛入门

死生与共

学佛网阅读(571)评论(0)

问:现在很多人为家里的亡人请僧人作法事,开销不算小,请问这样做真的对亡者有利益吗?或者只是一种民间信仰的心理安慰,觉得这样做了之后算是给亡者和自己一个交代,心里最起码好过一些而已? 答:如果请的是真正的僧人,念的是真正的佛经和往生仪轨,对亡...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