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道:一切众生成就佛法
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 一、前言 深信业果的理论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不论汉传、藏传、南传都很重视。业力不是佛教特有的。 对于业力其他宗教观点:多数宗教会提出轮回主体,并由业力推动生命主体轮回。 对于业力佛教观点:佛法业力说不同...
发愿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佛法。 一、前言 深信业果的理论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不论汉传、藏传、南传都很重视。业力不是佛教特有的。 对于业力其他宗教观点:多数宗教会提出轮回主体,并由业力推动生命主体轮回。 对于业力佛教观点:佛法业力说不同...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心得体会分享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意识到人类认识自己,提升自己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利器,并决定朝这个方向努力。没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的人去使用人工智能是很危险的。所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人工智能高速发达的时代,...
法义告诉我们,义工就是书院的中坚力量,参与弘法事业是修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在实践中检验心行,做事就是检验我们能否运用佛法的主要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走上了学佛之路。 小学的时候闺女问我数学题,我马上就能耐心细致的回答...
问:济公和尚喝酒吃肉,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法不是重心的吗?心里面有不就行了,你们佛教徒又何必天天磕头念佛这么在意形式呢?跟大家一起平常生活,心里面有佛不是也挺好的吗? 答:你能不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那么坐着,呆几分钟?...
问:佛教强调自律,那么还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纵容了恶吗? 答:佛教的自律是指为了不制造伤害而自觉地远离身语意的恶劣行为。对神智正常的人来说,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识控制,所以远离意的恶业,身口业自然就会清净。意的恶业概括为贪心、...
问:生为人的—生, 若是—场梦, 这梦里的—切花开花落、 物是人非都是假的, 不必苦心伤情, 那么我们何必来做这一场梦? 答:昨天晚上你应该做过梦吧, 你为什么要做梦呢?当然, 不 是你想做, 是它自然而然就来了。 或是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问:人活着, 目的或者价值应该是什么? 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能被告知的, 应该自己去思考、体悟。 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言, 我从出生到慢慢长大, 能够健康正常地活下来, 一是依靠其他人的关爱, 二是自己的求知。如果没有母亲的哺育爱护...
本课学习了《人心、人性、人生》,导师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佛法心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认识心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了解生死,找到生命的意义,从对外在物质的追求转而到对内在精神的追求。 其中,最有触动的是“认识心性...
本课围绕六个方面来介绍佛教信仰对人生的意义及相应的理论依据。 1.道德建设 佛教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人性论和因果论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行为,不论好坏,都会造就相应的心态,形成不同的人格。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好变化的愿望,所以基于我们对自己生命的了解...
这几天心情很不好,只因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让末学很烦恼。因为寺院有位师父,每天过斋都会晚去,几天来看到她就生气,总想找个机会和她沟通一下。可是今天终于忍不住了,过完斋,本想心平气和的把这事解决了,但终因自己内心的嗔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事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