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佛入门

手机学佛网传播佛法正能量!佛说学佛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佛法无边,佛光佑你!学佛网,佛法界文化鼻祖!

第十章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华人学佛网

第十章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

学佛网阅读(52)评论(0)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一节  戒、定、慧三学 前文第四章里,曾经说过,释迦的根本教法是苦、集、灭、道四谛。我们既已知道人生是苦果,今生所以结成这苦果,是前生所造的业和烦恼聚集而成的。我们如果听其自然,顺着生生死死去轮转,也就罢了,倘若...

第九章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华人学佛网

第九章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

学佛网阅读(62)评论(0)

第四节  经论的研究 经、律、论三藏,律是佛家的法典,专重实行,不关学理。所以研究佛学,只以经论为主。但是要研究经论,十分困难。约举起来,大概有三点: 第一,名词的难解。佛典中名词均含有特别意义,不像普通名词可以寻名索解。况且各种学术,名词...

第九章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华人学佛网

第九章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学佛网阅读(56)评论(0)

第三节  佛教教理的研究 佛教最后目的 研究佛教的主眼就在教理。教理明白,然后依理修行,脱却生死的迷境,进入涅槃的悟境,方是佛教最后目的。上面各章所讲的,尽管千言万语,可以说都是为明白教理的预备。但教理极其广,几千卷的藏经无一不是讲教理的,...

第九章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华人学佛网

第九章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

学佛网阅读(55)评论(0)

第二节  佛教历史的研究 印度国民缺乏历史观念 一切学术,总有它的来源和发达变迁的因果关系。所以历史的研究,极为重要。但是佛教最是特别,向来不重视历史,这是什么缘故?原来印度的国民性,喜用幽玄的思考,缺乏历史的观念,所以佛典中,关于历史材料...

第九章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华人学佛网

第九章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

学佛网阅读(56)评论(0)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佛教大体的研究 佛教自来没有入门书 凡是研究一种学问,总须先知道它的大体,然后再分门专攻。前者就是概论,初学的人应由这入手,后者就是各论,那是专门深造。如今要研究佛教,也是这样。但是古来传下的佛教书籍,关...

第八章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华人学佛网

第八章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

学佛网阅读(52)评论(0)

第二节  国外雕印的大藏经 高丽版 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高丽遣韩彦恭来中国,请去蜀版《藏经》一部,就有两次雕刻藏经的大事业:第一次雕刻的时代,传说不一,大约从显宗十一年(1020年)开始经过四朝到宣宗四年(1087年),费六十七...

第八章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华人学佛网

第八章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

学佛网阅读(47)评论(0)

第八章  《大藏经》的雕刻 第一节  国内雕印的《大藏经》 北宋时蜀版《大藏经》 我国的雕刻印刷术起源在什么时候,已不能确定。据沈括做的《梦溪笔谈》里所说:“五代时冯道始印《五经》。”然据《历代三宝记》卷十二载,隋开皇十三年勅:“废像遗经,...

第七章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华人学佛网

第七章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

学佛网阅读(46)评论(0)

第三节  各宗的次第成立 我国小乘大乘各种宗派,怎样成立的呢?就是译出某种经、论,便依据这经、论的教义,成立一个宗派。如今依各宗成立先后说明之。先说小乘成实、俱舍两宗。 (一)成实宗 姚秦时(五世纪初),鸠摩罗什译出《成实论》。这部论是佛灭...

第七章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华人学佛网

第七章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

学佛网阅读(48)评论(0)

第二节  历代的译经事业 佛教来中国后,自东汉起,直到宋朝一千数百年间,上自朝廷,下至佛教徒个人,大都致力于译经事业。所以中国的经典,蔚为巨观。如今要略述译经状况,可分四个时期来说明: 从汉末(公元三世纪初)到西晋(四世纪初)百余年间,西域...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华人学佛网

第七章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

学佛网阅读(45)评论(0)

第七章  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 第一节  佛教东传的时期 东汉明帝遗使访求佛法 我国历史相传,东汉明帝夜里做梦,看见金人,身长一丈六尺,头顶上有白光,从空中而来,飞行殿上。明帝醒后,召集群臣,占卜这梦。有傅毅回答道:“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