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自造因自受果 释迦在菩提树底下,静坐思惟的结果,彻底明白人生多苦的原因,完全是人们自己造业自己得果,和上帝并没有相干。我们这个躯壳,就是过去世自己造作的苦因,今世结成的苦果。根本上既然是个苦果,无怪乎生、老、病、死的苦...
手机学佛网传播佛法正能量!佛说学佛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佛法无边,佛光佑你!学佛网,佛法界文化鼻祖!
第二节 佛家的教法 自造因自受果 释迦在菩提树底下,静坐思惟的结果,彻底明白人生多苦的原因,完全是人们自己造业自己得果,和上帝并没有相干。我们这个躯壳,就是过去世自己造作的苦因,今世结成的苦果。根本上既然是个苦果,无怪乎生、老、病、死的苦...
第四章 佛教的立脚点和基本教义 第一节 佛教的立脚点 人生苦痛多快乐少 佛教的立脚点在于人生的多苦观。人们在世间,匆匆然度过一生,寿命极长的,也难得超过百年,短的就不过几十年,极短的不过几岁就夭折了,甚至于一出母胎就死了。不论寿长寿短,...
第四节 释迦的入涅槃 涅槃的意义 “涅槃”二字是梵音,译为灭度。灭度就是消灭生死的因果,度过生死的苦海,得到解脱,永远不再受生死苦痛的意思。我们前世造因,今世结果;今世又造因,来世又要结果。生生死死,犹如车轮旋转,永没有完了的。释迦教化众...
第三节 释迦的转法轮 转法轮的两种意义 释迦说法度众生,叫做转法轮。这转法轮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法”字的意思,是法律、法则,就指一切万有的真理基础而言;“轮”字是印度古代战争时候,所用轮状的武器,这武器所向无敌,如今拿来比喻佛陀所说...
第二节 释迦成道的时期 释迦先修苦行后成正觉 释迦出家以后,就去访问婆罗门教中的学者,想学他们的解脱的大道。他先后访过三人,初访隐居在森林中的跋迦婆(Bhārgava),次访阿罗逻·迦兰( Kālāma),再访郁陀迦·罗摩子(Udraka...
第三章 释迦牟尼史略 第一节 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 释迦牟尼的意义 前面第一章中间所说的“佛陀”,那是一种通称。实则这创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释迦牟尼 。“释迦”是种族的名称,意译就是能仁。“牟尼”的意思译为寂默贤人,这就是说他是释迦种族中...
第三节 佛教成立的原因 理智的高等宗教 印度思想界和社会既然有了上面所说的两种背景,这时候便有大教主佛陀,应运出世,把那些混乱的思想着手整理叫它归于统一,创立理智的高等宗教。佛陀打破当时的不平等阶级,拿慈悲平等的精神来普度众生。这种革新宗...
第二节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 印度的四姓阶级 印度的社会,因人种、政治及职业关系,自然而然形成了四姓的阶级:就是婆罗门 种、刹帝利 种、吠舍 种、首陀罗(Sūdra)种。婆罗门译为净行,前面已经说过,因为他们专门掌管祭祀,所以占四姓中最高的...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节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佛教产生的背景 大凡一种宗教的产生,必有它的背景,绝非无缘无故突然出来的。佛教当然也不能逃出这个公例。原来印度古代有婆罗门 教。“婆罗门”是梵音,意为净行,是事奉天神的一种宗教。...
第三节 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 佛学与学佛是两件事 佛学是一件事,学佛又是一件事,二者骤然看来没有分别,实则大有分别,学者不可不先弄清楚。怎么叫做佛学?就是深通经典、精研教理,成为博闻强记的学者。这种全在知识方面用功的,可以叫做佛学。怎么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