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以法为舟,渡向彼岸

以法为舟,渡向彼岸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这样描绘过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师父对此有个诠释:举世昏昏,不是为了生存,就是为了过好一点。曾经的我也是这样,为了让自己、让家人、让父母过得好一点,我一直很努力,还认为自己是有追求的人。通过学习佛法,我知道这一切不过是轮回盛事的短暂与虚幻,所追求的价值是不究竟的,会导致生命的低级重复。如果不清楚人生的真正目标与方向,我不过是在世俗潮流中追逐,并最终稀里糊涂地离开,继续在六道中流转沉浮,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上节课,我学习了“何为暇满人身”,明白了有因缘、有能力、有条件学习佛法的人身是暇满人身。对比八无暇,我为自己现有的身份感到庆幸。本课又学习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知道成佛可以究竟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了解了人身的特胜性:与六道其他众生比较,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环境有苦有乐、具有忍耐力,这些特点是人可以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使得人具足成佛度众生的大心力。与其他三洲比较,南赡部洲人最适合修学佛法。作为生活在南赡部洲的暇满人身,身上蕴含着可以成就解脱、圆满佛果的巨大价值,如果我不发心修学佛法,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过好一点,那岂不是跟动物没有区别,同属动物乘了?与六道其他众生相比,与其他三洲众生相比,我现有的暇满人身,已是人生最大的资本,我还需要去追求世间的什么呢?世间的哪样东西,能与暇满人身的价值相比呢?无始以来我在无暇的险道盘旋流转,今生偶尔一次逃脱了出来,如果不利用好这个可以实现生命最大价值的机会,那我是不是太愚蠢了?是不是像被什么咒给迷住了,成了一个无心的人?这样思维,我明白了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昼夜不停地挖矿,把自己内在的宝藏开显出来,这才是我永久的人生投资,最究竟的人生投资。如果我不懂得这样去利用自己的身份,那么世间的任何损失都无法与之相比。

翻开中国佛教史,历史上多少高僧大德为济度天下苍生,不畏艰难险阻,九死一生西行求法;多少高僧大德为弘法利生,呕心沥血、排除万难、方便善巧,才有我今天能够学习的佛法。“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如果我不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人身,不好好修学这个难得的佛法,怎么对得起怀揣宝藏的自己,怎么对得起无数的传承祖师大德,怎么对得起漂洋过海求法的阿底峡尊者,怎么对得起宗大师和师父呢?又怎么对得起三级修学无数背后默默付出的师兄、雷打不动陪伴的辅导员和同修师兄?实在是自欺自弃,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可耻的了!

何况暇满人身不仅能使我获得究竟利益,即便对于现今的受用、眷属圆满的福报或未来人天善道的身份之因,都需要依赖此身,去培植福田,持戒修行,按照宗大师铺设的三主要道,受持心要。

戒是佛法的根本。《遗教经》中佛陀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律)。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我既然发心为实现暇满人身重大意义而修学佛法,就要从戒入手。作为三级修学的学员,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按照模式来。令我惭愧和忏悔的是,我一直没有好好持戒,不能保证自修时间,常常因为工作忙或身体不好就容易原谅自己。这是我的难点和堵点。现在,我问自己:果洋,轮回会原谅你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决心努力守戒,就从保证自修时间开始(因为定课基本没问题了)。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保证每天座上自修不少于2小时,同时努力学习在未修中间用心。我知道,每天自修2小时,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能坚持多久,也是问号。但是,我决心以舍生忘死求法的祖师大德为榜样,以孜孜不倦育人的师父为榜样,以这次疫情中抗击未知病毒的勇敢无畏智慧的医护人员为榜样,且行且珍惜,笃行以致远。以法为舟,渡向彼岸。

感恩师父!感恩同修!阿弥陀佛!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以法为舟,渡向彼岸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