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具备慈心,是最好的保护

具备慈心,是最好的保护

今天上午,刚修学完《略论》上士道修菩提心的七因果修法的内容,关于“正修此心”中“修慈”的内容,让我感触颇深,一直在回味中。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我也对“修慈”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感觉自己还是有非常大的收获。

导师讲到“慈”是一种心理状态,所缘的对象就是“不快乐的众生”。“慈”具有的心l理特征就是“想着怎么样使众生得到快乐,希望众生得乐,为众生创造各种得乐的因缘。”修“慈”的方法就是“反复思维众生所遭受的痛苦,尤其是三苦中的苦苦。”文中也讲到“慈心”的修心次第就是,从亲人开始,到中庸, 再仇怨,最后拓展到一切有情众生。

通过共修分享后,我很自然想到在同喜班修学的时候,每天恭听的《慈经》。此刻,在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慈经》的经文意思: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无痛苦,保持快乐;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无敌意、无危险、痛苦、保持快乐;……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从“我”到“三界众生”,都发起慈心,这是多么大胸怀啊。学习到这里,我如梦般的醒来,原来《慈经》的内涵,是多么的殊胜。

另外,在本期法义中也讲到,如果对一切众生瞬间能生起一念慈心,比长时间供养,修梵行功德大很多。修习“慈心”,还能获得八种功德:天人喜欢,天人守护,意乐多乐,毒械不能害,毒不能损,械不能损,无力获大力,生梵世间。

修习“慈心”,有这么多的益处,这么多的殊胜利益!于是,在当下我就发起,我绝对不能错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必须要认真修习好“慈心”,让“慈心”进入到心相续,将它落实到我的生活和工作种。经过这样反复思惟,现在再聆听《慈经》的时候,更加容易随文入观了。

在《略论》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若有慈者,人天起慈,任运归仰。”导师也作出了详细地讲解,当我具备有“慈心”,天和人都会慈爱我,仰慕我。因为“慈”是这个世间上最高尚的品德,当我具备这种高尚的品德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受到人的尊敬。在这里,导师也特别以观音菩萨做例子,她为什么这么受人们敬爱,是因为她具有大慈大悲的品质,所以才被人们敬爱。

凡是修习过《慈经》的人,都会知道《慈经》的典故。佛陀讲《慈经》,是有因缘的。

据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一群比丘到一座树林中禅修,因为禅修所散发出的强大能量,惊扰了树林里的各种精灵。由于精灵们不堪忍受这种力量,它们想尽办法要把这一群比丘赶走,于是用尽各种方法骚扰比丘们禅修,导致他们无法好好禅修。最后,比丘们无法忍受骚扰,也不能正常地完成禅修,他们便回到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的帮助。佛陀通过神通观察后,对比丘们说:“比丘们,除了那里,没有更适合的处所了。你们必须回到原来的地方,那里是唯一的处所。”比丘们听了后,便说:“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仍然会受到精灵们的骚扰,而无法专心禅修。佛陀,您为什么还要我们回那样的地方呢?”此时,佛陀慈悲地回答:“之前,你们到那里,是没有带武器,现在我给予你们武器。你们带着我的武器回到同样的地方,就能继续专心禅修。”此时,佛陀给讲解了《慈经》,这就是佛陀给予他们的武器,就是包含着无限爱心的修习法门──慈心。

这一次,佛陀为比丘们的讲解,就成了《慈经》,这就是《慈经》的由来。最后,比丘们在学习了慈心观的方法后,便返回森林,按照佛陀的教法,专心致志地继续禅修,因为了有“慈心”作为武器,用“慈心”感化了精灵们,精灵们再也没有来骚扰他们,理所当然地,比丘们也得到了安心,并顺利地完成禅修。

修习《慈经》能获得一样强大的武器,这个武器就是“慈心”,有了这个武器,就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在 《略论》文中,同样也提到“慈心”的武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佛亦以慈力败彼魔军,故成最胜守护等也。”在这里,导师也一样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前,魔王发起三路攻击,其中就有刀(qiāng)器械的威胁。当这些魔兵前来威胁时,佛陀正是以慈心三昧降伏了他们。所以,修慈心是对自己最殊胜的守护。”

此外,导师除了讲解外,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把法义的内涵落实到当下,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导师说,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真真正正保护好自己呢?靠金钱?靠部队?还是靠权力保护?其实,一个人只靠这些外在的条件和物质,想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都是不究竟的。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的保护自己,只有具备慈心,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通过本期法义学习后,我发现从“修慈”就能让我获得这么殊胜的利益,更何况我现在能跟随导师,依照三级修学模式,有系统、有次第、有方法、有氛围,完整和透彻地学习整部《略论》的内容,我想在这个世间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匹配了。

再联想到当下,在生活中,确实也是有很多人,相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努力来获得金钱和物质,想依靠这些外在条件让自己更具有安全感。于是,努力赚钱,买房,买车等,提升自己的地位,把安全感完全依靠这些外在条件武装自己。谁不知,这些外在的一切都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物质可以损坏,金钱可以贬值等等,终究都不是究竟,不能保信。正如导师说,当一个把全身心都寄托在财富,地位和名誉的时候,一旦手里的这根拐杖断了,整个人也就瞬间倒下了。

所以,一个人想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想要真正地保护自己,那么内心中具有“慈心”,那才是最有安全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具备慈心,是最好的保护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