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让生命成为幸福的存在
《心灵创造幸福》这一课,导师给我们指出了获得幸福的路径:首先要能够接纳逆境,认识到任何情况的变化都是正常的,要善于从逆境中寻找原因,通过因上努力来改变结果。其次,要以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去耕耘福田,让自己拥有福报。第三,要学会用无我和空的智慧,去如实认识我们的生命,避免对种种不是“我”的东西产生贪著和依赖。第四,认识到通过满足欲望得来的幸福是一种假相,做到少欲知足。第五,认识到人的生命有两个层面,佛性和魔性,我们通过开发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让生命真正成为幸福的存在。
学习了导师的开示,我终于对幸福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全新而完整的理解。在过去几十年的人生里,我时而觉得自己很幸福,时而又觉得自己很不幸,原因就在于我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更不懂用什么方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首先, 我就是一个经常被第二支毒箭伤害的人。面对种种逆境,怨恨、悲伤、愤怒等等不良情绪往往持续很长时间,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年之久。举个例子,我上初二的时候,新换了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教育理念跟初一的班主任大不一样,只重视学习,忽略学生的全面成长。刚一上任,便取消了班里所有的课外读物,把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的课外活动时间改成上自习。有一天,下了第二节课后,我利用课间功夫,去操场玩儿单杠,听到上课铃响才赶紧往教室跑。不料,班主任来教室检查了,把我和几个男生挡在了门外。他不仅让我们到教室前面罚站,还宣布罚做值日一周。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打击。我心中一直怨愤不已。甚至毕业许多年后,再提起他,我心中都会隐隐作痛。今天想来,我这不就是在遭受心苦的折磨吗?如果我早些懂得这些道理,那么我受到的苦最多就是多值日一周而已,又何苦要几十年怀恨在心,让自己饱受心灵的伤害呢!
像这种遭受第二支毒箭伤害的例子,在我的生活里时有发生。只是有轻有重、程度不同而已。今天,法师的开示真是令人醍醐灌顶。今后的日子,我定会时时提防第二支毒箭的到来。
其次、不懂得如何为自己培植福田
导师告诉我们:要有福,先培福。耕耘福田,关键是建立三种心,慈悲心、感恩心和恭敬心。我本人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够。虽然也做过捐款、助学等慈善活动,但并没有怀着一种慈悲大爱之心去做,很多时候只是随众而行,发心不够。对父母,虽然也尽赡养义务,表面上很孝顺的样子,但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升起感恩之心,甚至有时候还有些抱怨。对师长以及有德者,感情平淡,缺少虔敬之心。通过学习佛法,我知道了这样的心念,是我多生多世积累串习的结果。我之所以没有太大的福报,都是自己培福不够。师父说,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和什么样的境相应。我今后如果不能真正从心上改变自己,就仍然不能为以后的人生培植福报。这实在令人警醒。
另外,多年来,因为无明,我也总是把身份、地位等不是 “我”的东西当作是 “我”,进而产生依赖。比如,我们学校的教师,分为有编制和无编制两类。我们这些有编制的教师,相当于公务员身份,各方面福利都有保障。近些年,总有消息说,事业单位要改革,取消编制。每当有这种消息的时候,我内心就有一种隐隐的焦虑和恐惧。通过学习佛法,我明白了所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外在的名相,跟我们只是暂时的关系。即使今天不离开我们,迟早也要离开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再看到相关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不再起波澜了。内心平静了,生活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升。
总之,只有一步步开发我们的内在觉性,才能够真正让生命成为幸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