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学习佛法真实感受

看见昔日的道友又回到我们班级的“慈航”大群里,它让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佛说学佛网

这两天,往昔与他们在一起的镜头,开始一幕一幕地在我脑海里播放......。感恩你们回来!感恩你们能够参加我们的最后一次班修!

最后一期班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分享一年来所取得的收获与不足。我谈些什么呢?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吧!

首先谈谈我为什么走进三级修学

其实,每位学员他们走进三级修学的因缘都是不同的。对于我而言,主要有几方面:第一,很早就想学佛,但迟迟没有行动,主要是自己不能把握到底如何学,以及跟谁学?第二,刚好退休,学佛上会有相应的时间保证;第三,多年来自己有一个定期复发的头昏病,听人讲佛法可以治病,于是想来试一试。

2017年,《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让我一下子改变了之前对佛法的误解,也真正找到了我应该如何学,以及跟谁学?

当然,随后参加的多次读书会,它让我进一步升起了对三级修学的向往。很快,我就与家中的那一位一起报了名。

其次,谈谈一年来的心路历程

我将我在同喜班的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幼稚期;第二阶段为变化期;第三阶段为成熟期。

进班后的前三个月为幼稚期,这一阶段我感觉尤其的好。第一,辅导员、辅助员她们个个让我心升敬佩,它让我第一次明白修行与不修行的区别;第二,初次接触佛法,尤其是小组共修和班修的热烈讨论形式,它让我产生了极大地兴趣;第三,班里的同学们都很年轻,他(她)们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与他(她)们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好多。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时期所持续的时间太过短暂。

在三个月的幼稚期之后,很快便进入变化期。变化期的特点是:第一,感觉自己问题很多,内心始终难以稳定;第二,对这样的学佛方式产生了怀疑;第三,开始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请教辅导员之后,发现这是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原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些贪、嗔、痴已开始被佛法所照见了。辅导员讲这是好事。后来我想也是,为什么《心经》开头叫“照见五蕴皆空”而不叫看见五蕴皆空呢?

关于第二个问题。当自己的境界尚达不到真正理解佛法时,怀疑就是正常的。毕竟我是一位凡夫,是一位颠倒梦想者呀!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开始怀疑同喜班的课程是否应该这样设置?后来经过深入思考,发现同喜班的课程设置是有它的道理的。

1、模式篇。模式篇是要让大家清晰了解三级修学模式,以及各阶段的课程设置及目标,对三级修学能够有效改善我的观念、心态、品质生起信心。

2、信仰篇。信仰篇是要通过对人生的诸多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的了解,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信仰观。

3、人生篇。人生篇,通过对佛教怎么看待人生, 认识自我,了解心性的学习, 以及如何利用佛法智慧,审视与解决生命问题,获得幸福人生,培养道德, 造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检查自己调整了哪些观念和心态? 我对自我、人生有哪些新的认识?

4、利他篇。利他篇是要让我真正懂得,利他既是给他人更是给自己会带来利益的。学佛的目的是要见到实相,也就是在自己内心建立起空性慧,而利他就是一种很好的弱化我执的修行方式,它是让自我抵达开慧的必经之路。

5、教界篇。教界篇是要让我们真实了解佛教在当今世界的现状,以让我们更容易地了解为什么导师要建立这样一种修学的模式。

6、佛传篇。佛传篇是为我们全面了解佛法而做的铺垫。因为当今我们所学的佛法,是佛陀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来的,是非常的来之不易!总之,通过对佛传的学习,它会让我进一步升起对佛陀与佛法的信心。

7、皈依篇。本篇,首先通过对皈依之因、三宝的内涵、皈依的意义、如何修皈依等方面的认识,让师兄们自然升起皈依之心;其次通过皈依仪轨的学习,让自己真正明白皈依不仅仅是走入佛门的必要手续,也不仅仅是一次仪式就能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唯有不断强化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对三宝升起强烈的归属感,如此方不至于在学佛路上迷失方向。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发现,同喜班的课程设置的确是很好的。但因我的根性较差,以至于学过的很多方面往往只了解表皮,至多掌握的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后来,通过较长时期的思考,我发现,出现这些问题它既有根性,也有自己努力不够的原因。根性既自己学佛的基础条件太差。此时,它让我想起了南怀瑾先生为什么讲:学佛首先要学“论语”和“大学”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现代人所受到的诱惑不知比古人多了好多,所以根性差是普遍现象。

每天一次定课,一个小时以上的自修,三遍以上的阅读课文或看视频,我做到了吗?严格说来没有完全做到。

关于第三个问题。我认为,解决途径及方式方法是最难找到的。这也是我在第二个时期(变化期)为什么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的重要原因。

不努力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相对容易解决,但根性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

根性问题说到底就是佛法的基础条件太差。于是,我开始寻找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以补足所欠。一方面是看导师的书籍;另一方面也看看其他佛教基础的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因果因缘、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佛法的基础正见。通过如此地努力,当我反过来在阅读之前学过的课文时,发现理解程度提高不少。可见,基础条件的重要性。

学佛最容易发生的是将其当着学知识的方式去学习。的确如此,我在同喜一年的时间里很长时间就是这样的。每次分享,我很少结合自己,更多地是高谈阔论。当辅导员给我指出问题时,我都不大接受。后来是通过多次的闻思之后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发现问题是仅仅是开头,改变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是到了最后阶段才逐渐开始调整过来的。

关于成熟期。严格说来,我是在学到“皈依篇”之后才逐渐醒悟过来的。尤其是通过“皈依修习”后,它让我真正理解了佛法修行为什么要闻、思、修?之前我一直忽略“思”和“修”。当然,在这一期间,我已开始感受到了三级修学给我带来的利益。三级修学给我带来的最大利益是我的心性有了改变。最大改变是自己在开始接纳自己了。其实,很长时间我是不接纳自己的,这是导致我痛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过,接纳仅仅是开始,未来我的路还会很长的。

三级修学给我们提供的是系统的正信的佛教;三级修学给我们提供的是人生佛教;三级修学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学佛氛围,等等。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因缘。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学习佛法真实感受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