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佛法:分不出“所念的法”和“能念的我”

如果我们现在念佛的心、求出离的心,能够如同佛陀关爱众生的心一样的“专忆”,那么,你就是真的用上方法了,就如同经文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句经文非常重要,意思是:当我们念佛念到如母子相忆一般的时候,在那一刹那,我们不需要借由任何方式,自己的心就能够得到解脱,就能见到自己清净的本体、清净的本心,而这正是禅宗的修法。

从禅宗修行的角度来看《大势至圆通章 》里“母子相忆”的譬喻,“母”指的“法”,“子”就是“修行者”。当念佛或观照的功夫达到“能修(修行者)”与“所修(法)”合而为一、相应在一起时,你就能见到自己清净的本体,就叫做“见佛”。

以念佛为例,就是先要出声念佛、用心观照,以这种方式用功,到后来,身心都融成一片了,分不出有“所念的法”和“能念的我”,此时“能、所”对待才能俱忘。修行用功,就是一定要达到这样的程度!

各位不要听到这里,就觉得修行好难喔!或者在心中怀疑自己,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其实你在生活里常常经历“能所俱忘”的专一,最普通的例子,就是看电影。我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看到很投入忘我时,你会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吗?甚至连“我在看电影”的心也不会生起,等到影片结束、灯光一亮,才想起:“喔!原来我在看电影啊!”这种情况,就是真正的专一。

修行,就是要修到自己和法是合一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很清楚地知道你在用什么法,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离开法,但却没有我相的存在,也不会有意识地认知自己正在用某个法修行,这样,你就是和法契合为一,就是“母子相忆深”的情况。

现在各位知道要怎么运用经典的教理修行了吗?我们念经或看经时,不要只是念一念、带过去就算了,实际上,很多经文都是在指导我们该如何下手用功。都是修行的方法。

我们总结一下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的方法,简单来说,首先要起心动念来念佛号,然后系念在心,并且得常常忆念它。所谓忆念就是指让功夫不断地深入,不要让功夫掉了。久而久之,这个法(念佛、参禅或任何法门)就和自己形影不离,分不出“可修的法”和“能修的人”,到了这个境界,不假方便,就能自然心开、花开见佛,见到自己清净的本体。

大势至菩萨最后又说:“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白话文是说,佛陀问我如何修圆通,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各位千万不要以为“都摄六根”就是把六根收起来,以为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嘴巴闭着,至于心呢?最好把它敲昏了,那就什么都不会想了,这是大错特错!如果这样就叫都摄六根,那么植物人可以说是都摄六根的典范!再不然就是我们都死了、进棺材了,这样大家就都摄六根了,也不必在这里苦哈哈地念佛了!

把六根的作用全部归摄在“忆念”的用功上

“都摄六根”是指,眼睛虽看但不落在境界分别上,耳朵虽听但不掉于声尘的起起灭灭,以至于所有六根都不落在“分别”上,这才叫做都摄六根。甚至更进一步地,要把六根的作用全都归摄在忆念的用功上,如此不断用功,以至于忆念不断、单一而且恒常,这样,就是达到“净念相继”。

各位不要认为净念就是没有邪念,或没有其他不好的念头和想法,这又错了!净念是指,当你用忆念法门不断持续用功时,没有第二念生起,如此便称为“净念”。净念就是“唯是一念”,“这一念”一直持续下去,就叫做“净念相继”。

如果各位在念佛时,心里仍然在想:“嗯,佛陀叫我们要起慈悲心、要多发心、要多精进,阿弥陀佛!我现在正在精进了!但我还要继续多发心、多念佛!”这样算不算净念相继呢?不算!因为这时候,你的心里已经掺杂了许多其他的念头,即便你的念头是佛法里最好、最棒的教义,都算是杂念。

我们在用功修法门之前,可以先从心性上起一个念,例如发精进心要好好修行念佛法门,希望自己能够精进用功达到什么样的地步,并且可以计划要以何种方式来达成,就像我师父经常教导我们,在上座打坐之前,我们向佛陀礼拜,向蒲团礼拜,然后发一个大愿:“如果不参个究竟,就不起座!”然后就什么都放下,老老实实地用功。

但是,各位千万不要在念佛念到一半的时候,才突然想到“刚刚忘了发愿”,然后就开始想:“要发什么愿呢?”或者:“等一下念佛念完了,要回向给谁呢?谁最需要我的回向呢?”这些,都叫做杂念。还有,念佛的时候,就是专心念佛,不要去想求生净土,也不要想求佛菩萨慈悲赦你罪业、增你智慧、接引你到西方等等,如果有了这些念头,也都是杂念。在你最初要念佛之前,心里就已经希望能努力用功得生净土,在事前已具足这样的愿心愿力,那么,在你用功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起这样的心念,否则就叫做杂念妄想!

念佛的时候,不管你心里出现了哪种现象,只要你当下清楚就好,不必去想刚才自己打了妄想或又昏沉了,只要你一知道有那种状况,就马上远离它,而且在“知道”的当下,马上回到佛号声上用功。你只要专心一意地用功,也就是当你用功、用方法时,绝对不要掺杂其他念头,就是只有一念。

现在各位对念佛法门清楚了吗?今天下午先讲到这里,晚上再向大家介绍观音法门。现在继续用功。

 收藏 (0) 随喜

日行一善,功德无量!

支付宝扫一扫随喜

微信扫一扫随喜

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法:分不出“所念的法”和“能念的我”
分享到: 生成海报

佛渡有緣人 抢沙发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