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学佛网
用善的尺度记录人生!

标签:佛语

第17页
佛说:头脑有,才能得到-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头脑有,才能得到

学佛网阅读(826)评论(0)

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古印度地区出了一位佛法精进的国王。他总是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人。在他所供养的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位已经不受生死轮回、解脱自在、得知宿命的阿罗汉圣者。 距离这个国家不远的地方是另一个国家,这里的国王也供养当时印度的婆罗门...

佛说:找到自己的“菩提树”-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找到自己的“菩提树”

学佛网阅读(933)评论(0)

有一位拜佛的老人,一向虔诚。在二十多年前,她从花木市场买了一棵菩提树,栽植在自家的院落里。如今,小树苗已经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了。老人把这棵亲手栽植的菩提树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经常既骄傲又虔诚地坐在大树下诵经念佛。 可是,有一天,老人的家...

佛说:平等最安全-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平等最安全

学佛网阅读(767)评论(0)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那人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陀看到后,就命阿难抬那人的脚,自己抬头,将那人一直抬到井边,之后打上来一桶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还有一次,佛陀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便自己动手去修补。...

佛说:看不如说,说不如做-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看不如说,说不如做

学佛网阅读(1.11K)评论(0)

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聪慧过人,孔武有力,并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等诸多学科的学习,且成绩优异。然而他为了追求人生至理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继承人的身份,冲出五欲享乐的牢笼,出家参学,甚而曾赴雪山历六年苦行。 当释迦牟尼发现当时印度所盛...

佛说:何必生气-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何必生气

学佛网阅读(908)评论(0)

有一位妇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发脾气。她也清楚自己脾气不好,也想要改正,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朋友对她说:“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为什么不去请他指点,让他帮助你呢?”于是,她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 见到高僧后,...

佛说:每一个当下,都是美好的未来-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每一个当下,都是美好的未来

学佛网阅读(1.22K)评论(0)

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修行的团体叫作“六和僧团”,为的是让团体组织化,大众都按照各项职务井然有序地办事。 驼标比丘是僧团的一员,他的任务是负责接待来自远方的客僧。驼标比丘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心思缜密,善良柔和,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客僧们住的...

佛说:低头做事,抬头看人-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低头做事,抬头看人

学佛网阅读(2.32K)评论(0)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擅长牧羊的人,他所豢养的羊不仅长得膘肥体壮,而且繁殖得快。在短时间内,他能将自己的羊从几千只养到一万只。这人很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见到他的羊群繁盛,虽眼红,却也奈何他不得。 那时,有一...

佛说:做事留余地,看事看透彻-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做事留余地,看事看透彻

学佛网阅读(1.24K)评论(0)

佛经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以持戒严谨而著称于世的品德拉是佛陀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一天,国王乌德纳问品德拉,佛陀年轻的弟子如何能够摆脱情欲的困扰,而保持住清净的身体。 品德拉回答说:“佛陀教导我们要把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妇女当母亲看待;把年纪小自...

佛说:莫贪婪-学佛网
佛说人生

佛说:莫贪婪

学佛网阅读(1.67K)评论(0)

在旁人看来,顶生王非常幸福。他有妻妾子孙、贤臣名士,还有颇为丰厚的钱财,真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样一个在人们眼中富有的人,却仍然不知足。他常常对臣子们说:“我要去天下走走,这样才能把我的国土延伸至各个角落。” 于是,顶生王开始到处走,...

说法规则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佛网
佛说人生

说法规则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

学佛网阅读(709)评论(0)

通过学习说法规则,我认识到说法者要具备清净的发心,一是如实弘扬如来正法,二是要想着利益众生。除此以外,没有丝毫别的想法。这让想起和一位年长的居士聊天,我问看到以前有名的法师已经还俗,但还是在从事跟佛法相关的行业,比如开办正念禅修培训等,从宣...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